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剧任(劇任)
犹重任;要职。 宋 范仲淹 《延州谢上表》:“ 范廷召 出师於塞门, 向敏中 移节於京兆。斯为剧任,曷在匪人。” 宋 秦观 《贺京西运使启》:“英摽特出,早膺神圣之知;剧任屡更,果见事功之立。” 清 曾国藩 《复陈虎臣书》:“久处剧任,殊以不能举职为愧。”
分類:重任要职
《國語辭典》:承重  拼音:chéng zhòng
1.承受重量。如:「这栋建筑有坚固的承重结构。」
2.承受宗庙与丧祭的重任,通常指隔代承受。如当事人与其父都是嫡长子,而其父先死,其祖去世时,当事人需承受宗庙与丧祭的重任,为「承重孙」。如其父与其祖父都先死,曾祖父去世时,其人为「承重曾孙」。《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长子已死,嫡孙承重。」
《漢語大詞典》:要任
要职;重任。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好酒疎诞,不能斟酌当世,见 刘湛 、 殷景仁 专当要任,意有不平。”
《國語辭典》:机柄(機柄)  拼音:jī bǐng
1.权柄、权力。《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尚传》:「奚必使中正干铨衡之机于下,而执机柄者有所委仗于上。」唐。韩愈 顺宗实录四:「德宗在位久,益自揽持机柄,亲治细事,失君人大体。」
2.掌握事物关键的手段。唐。白居易 论孙璹张辅国状:「一则明劝忠贞,二则闇销祸乱。圣人机柄,正在于斯。」
3.旧式枪械上,用于退弹壳的拉柄。《军语。军器。军语。机柄》:「机柄,机前筒右面伸出之柄也。」
《漢語大詞典》:大重
(1).尊贵的名位。荀子·仲尼:“求善处大重理任大事。” 杨倞 注:“大重,谓大位也。”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王因属国于 子之 , 子之 大重。” 司马贞 索隐:“大重,谓尊贵也。”
(2).指重任。汉书·霍光传:“察羣臣唯 光 任大重,可属社稷。”
《漢語大詞典》:千里之任
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庐狗悲号, 韩国 知其才。是以效之 齐 楚 之路,以逞千里之任。”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漢語大詞典》:千斤担(千斤擔)
喻指重任。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教他把千斤担好共肩,再休想偷閒息喘。”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且喜你我二十年教养辛勤,今日功成圆满,此后这副承先启后的千斤担儿好不轻松爽快。” 吉学霈 《一面小白旗的风波》一:“社里的千斤担子就靠咱两个来担的呀,都怕碰着自己那还会行?”
分類:重任
《國語辭典》:一面  拼音:yī miàn
1.一个完整的部分。如:「独当一面」。《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张良》:「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孽海花》第五回:「庄寿香大刀阔斧,气象万千,将来可以独当一面。」
2.两种动作同时进行时,用「一面」以为副词。《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一面著人去追他转来,便有下落;一面著人去报他大娘子到来,再作区处。」《老残游记》第六回:「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
3.见面一次。如:「我跟他见过一面。」《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的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4.另一个角度或另一种面目。如:「今天才知道,外表冷漠的他原来也有仁慈的一面。」
5.单一方面。如:「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还要再仔细求證才好。」《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官人方才说『听不得一面之词』,我想人众则公,明日约同衙门几位朋友大家禀一声,必然听信。」
6.满脸。唐。李白 赠段七娘诗:「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7.表示数量,用于扁平的物品或整片的景物。《红楼梦》第一二回:「说毕,从搭连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屋后横七竖八,几棱窄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
《國語辭典》:柱国(柱國)  拼音:zhù guó
1.国都。《战国策。齐策三》:「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
2.职官名。战国时楚所设置,原指保卫国都之宫,地位非常崇高。后世则指最高级的武官或勋官。
《漢語大詞典》:上柱国(上柱國)
官名。 战国 楚 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 北魏 置柱国大将军, 北周 增置上柱国大将军, 唐 宋 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 清 废。战国策·齐策二:“﹝ 陈軫 ﹞见 昭阳 ,再拜贺战胜,起而问:‘ 楚 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 昭阳 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周书·齐炀王宇文宪传:“ 宪 攻拔 武济 ,进围 洛口 ,收其东西二城……是岁,初置上柱国官,以 宪 为之。”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詔曰:‘上柱国,勋之极也……今后凡加勋,先自武骑尉,十二转方授上柱国。’”
分類:官名
《國語辭典》:大用  拼音:dà yòng
1.很大的用处。汉。晁错 论贵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2.重用。《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國語辭典》:栋梁(棟梁)  拼音:dòng liáng
1.房屋的大梁。《庄子。人间世》:「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唐。杜佑《通典。卷一七。选举五。杂论议中》:「大匠构屋,必以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桷。」
2.比喻担负国家重责大任的人。《后汉书。卷五六。张王种陈列传。陈球》:「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國語辭典》:天柱  拼音:tiān zhù
古代传说中,天空是由不周山、昆崙山等八座高山支撑著,称为「天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宋。文天祥〈正气歌〉:「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國語辭典》:砥柱  拼音:dǐ zhù
1.山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2.比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如:「知识分子是国家的砥柱,社会的中坚。」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五出:「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
《國語辭典》:钟鼎(鐘鼎)  拼音:zhōng dǐng
1.钟和鼎。古代视为重器,常刻文字于其上。《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2.比喻从政为官。唐。杜甫〈清明〉诗二首之一:「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國語辭典》:钟鸣鼎食(鐘鳴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古代富贵人家吃饭时,击钟为号,列鼎而食。形容生活极为奢华。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红楼梦》第二回:「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也作「击钟鼎食」。
《國語辭典》:柱石  拼音:zhù shí
1.支撑屋梁的柱子和柱下的基石。唐。元稹 有鸟诗二○首之九:「大厦虽存柱石倾,暗齧栋梁成蠹木。」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押韵》:「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与皇家作柱石,不比儿曹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