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受命  拼音:shòu mìng
1.受天之命。《书经。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汉兴以来,至明天子,……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
2.承教。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敬受命,愿闻馀教。」南朝宋。颜延之〈白鹦鹉赋〉:「思受命于黄发,独含辞而采言。」
3.获得生命。《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
4.接受命令。《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也作「授命」。
《國語辭典》:更生  拼音:gèng shēng
重生,再生。《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
《漢語大詞典》:护念(護念)
佛教语。令外恶不入为护,内善得生为念。《坛经·行由品》:“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絶。”
《漢語大詞典》:获生(獲生)
(1).获得生存。 汉 焦赣 《易林·蒙之损》:“黍稷之恩,灵輒以存,获生保年。”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夫孰知瓜分政策,容或置之死地而获生。”
(2).谓生俘敌人。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三国志·吴志·潘濬传:“斩首获生,盖以万数。”
《漢語大詞典》:建生
(1).谓获得生命。韩非子·解老:“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
(2).指诞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小生姓 张 ……年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
《漢語大詞典》:让生(讓生)
谓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他人得生。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 孔文举 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
《漢語大詞典》:秃头秃脑(秃頭秃腦)
形容说话的内容不相连接而显得生硬突然。 艾芜 《印度洋风土画》:“一个坐着瞧望江面的年轻人,样子像是在商店里作书记的,秃头秃脑,就这么接嘴。” 沙汀 《困兽记》十一:“‘这叫做啥名堂呵!’推推面前的茶碗, 田畴 紧接着秃头秃脑的叫了出来。”
《國語辭典》:仰人鼻息  拼音:yǎng rén bí xí
依靠别人鼻子里呼出的气息而勉强存活。比喻依靠他人生活或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能自主。北齐。杜弼〈檄梁文〉:「解其倒悬,仰人鼻息。」
《国语辞典》:亲极反疏(亲极反疏)  拼音:qīn jí fǎn shū
因过分亲近了解而有所顾忌,反显得生疏。《红楼梦》第九回:「宝玉欲将实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症。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真真是亲极反疏了。」
《国语辞典》:枯树生华(枯树生华)  拼音:kū shù shēng huā
乾枯的树再生新花。语本《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比喻在绝望中获得生机。也作「枯木逢春」。
《国语辞典》:又好笑,又好气(又好笑,又好气)  拼音:yòu hǎo xiào,yòu hǎo qì
又觉得可笑,又觉得生气。《红楼梦》第二七回:「我听见这话,又好笑,又好气,就出来往太太跟前去了。」
《国语辞典》:浴火重生  拼音:yù huǒ chóng shēng
比喻经历劫难而重新获得生命或发现新的生命契机。如:「经过这几年的折磨,如今的他浴火重生,不再像过去一般懦弱了。」
《国语辞典》:野外求生  拼音:yě wài qiú shēng
应用自然常识及野外随手可得的材料求得生存。是进行野外活动所应具备的本领。
《國語辭典》:嘴打人  拼音:zuǐ dǎ rén
说话叱骂、讥讽或挖苦人。如:「他脾气不好,老是喜欢嘴打人。」
《國語辭典》:虎口馀生(虎口餘生)  拼音:hǔ kǒu yú shēng
比喻经历大难而未死。《三侠五义》第二三回:「你是虎口馀生,将来造化不小,富贵绵长。」也作「虎口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