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摄水(攝水)
引水。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西川 夏旱, 支江 水涸,即遣使致祷,增堰壅水以入 支江 ,三四宿,水即徧,谓之摄水。”
分類:引水
《國語辭典》:引港  拼音:yǐn gǎng
1.引导船只出入港埠,称为「引港」。
2.引导船只出入港埠的人员。必须经考试及格,领有考试院引水执照,才能担任。也称为「领港」、「引水人」。
分類:引水
《國語辭典》:引水  拼音:yǐn shuǐ
1.导引水流。《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唐。韩愈〈招杨之罘〉诗:「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
2.船舶进出港口或在江河、内海一定区域内航行时,经由熟悉航道的人员或有驾驶船舶经验的人引领进出,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也称为「引航」。
《漢語大詞典》:盆池
埋盆于地,引水灌注而成的小池。用以种植供观赏的水生花草。 唐 韩愈 《盆池》诗之二:“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唐 皮日休 《寒日书斋即事》诗:“盆池有鷺窥苹沫,石版无人扫桂花。”
《國語辭典》:引流  拼音:yǐn liú
由创口、脓疮、囊腺或体腔中将液体引出。
《國語辭典》:水龙(水龍)  拼音:shuǐ lóng
1.古代指战船。南朝梁。何逊〈行经孙氏陵〉诗:「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水龙竞双刀之势,步骑陈四分之威。」
2.救火机的别名。参见「救火机」条。
3.植物名。柳叶菜科水龙属,多年生草本。叶为长椭圆状倒披针形,叶柄两侧各有一绿腺体。花为黄色,生于叶腋。萼片、花瓣、雄蕊各为四枚。果实为蒴果。
《漢語大詞典》:通水
(1).疏通水道。 宋 苏轼 《策断三》:“而 闔庐 、 夫差 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 齐 晋 争强。” 宋 苏辙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蘚上,凿 汧 通水细渠清。”
(2).引水系统开始供水。《光明日报》1989.11.26:“引 黄 济 青 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3).谓做内应,通敌。 吴天 《丝场泪》第十章:“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小说月报》1981年第7期:“这一手被看破了,一个牛高马大的渔民,在他脖颈上劈了一掌,怒喊道:‘你通水!’”
《漢語大詞典》:道源
(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今有释 文畅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
《漢語大詞典》:水桥(水橋)
架空的引水槽。 赵树理 《三里湾·站得高看得遍》:“渠开到村里,离地面只有尺把深了,再用水桥接过去,大渠的水便可以沿着下滩的西山根走,全部下滩地都可以浇到。”
《漢語大詞典》:连筒(連筒)
亦作“ 连筩 ”。
(1).以竹筒缚于水车,旋转而引水。 唐 杜甫 《春水》诗:“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仇兆鳌 注:“ 李实 曰: 川 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故曰‘连筒灌小园’。若 夔州府 修水筒,则引山泉者。”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山水》:“石梁,俗呼双吊桶,在 剑池 上,寺僧汲水处也……连筩称深汲,惠泽遍下土。”
(2).凿通大竹之节,使头尾相接而汲引泉水。 宋 苏轼 《独游富阳普照寺》诗:“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鐘疎。”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八:“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 元 黄镇成 《南山紫云山居》诗之三:“接板桥横涧,连筒水入厨。”
(3).钓筒。系于钓绳上的浮筒。 宋 戴复古 《江滨晓步》诗:“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听敲隣舍门。” 清 彭孙贻 《和诸家烟雨楼诗》之四:“酒酣独抱渔竿卧,罢钓连筒捲落花。” 清 顾光 《冰鲜行》:“谁怜白小亦羣命,雪融冰结交连筩。”
《漢語大詞典》:竹笕(竹筧)
引水的长竹管。 宋 陆游 《闭户》诗之一:“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筧寒泉晨灌蔬。”
《國語辭典》:导源(導源)  拼音:dǎo yuán
1.发源。如:「黄河导源于青海的巴颜喀喇山。」
2.由某事、某物发展而来。如:「这个错误导源于你的认识不清。」
《漢語大詞典》:水筒
引水的竹筒。 唐 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诗:“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八:“或遇天旱,旋於大轮一週,列置水筒,昼夜溉田数顷。”
分類:引水竹筒
《漢語大詞典》:竹龙(竹龍)
(1).一种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新五代史·死节传·刘仁赡:“ 世宗 攻 寿州 ,围之数重,以方舟载礮,自 淝河 中流击其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版屋,号为竹龙,载甲士以攻之。”
(2).连接在一起的引水竹筒。 宋 陈郁 藏一话腴:“ 明 之 慈溪县 西北有 庆安寺 ……寺后有泉出於深谷,僧以巨竹连筒引水,行数里支分於松下石池溢入於谿。 舒龙图 亶 有诗云:‘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材僧夜定还。松盖作云遮千里,竹龙行雨出千山。’”
(3).一种竹制民间工艺品。《文汇报》1984.2.1:“只要旋动龙头下的撑棒,竹龙即嘎嘎作响,游舞起来。”
《漢語大詞典》:引注
(1).注录官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及 济 领吏部, 处约 以 瀛州 判佐参选。引注之次, 济 遽索笔,曰:‘如志,如志。’注通事舍人。”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四:“一人曰:‘我等官职总由此老翁。’一人曰:‘总由天上。’……明日引注,由老翁者被放,由天上者得留。”
(2).引用本事或其他著作作注释。 清 陈婉俊 《〈唐诗三百首〉凡例》:“是编引注之义有二,即引本事以证之者为正注,至寻源遡流博采他书以相证者为互注。”
(3).引水灌入。宋史·律历志二:“漏刻……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之属。壶以贮水,乌以引注。”
《漢語大詞典》:支渠
灌溉系统中,从干渠引水到斗渠的渠道。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打算明年再修两条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