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食事
(1).吃喝之事。《楚辞·九辩》:“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王逸 注:“思君念主,忽不食也。” 宋 范成大 《河豚叹》诗:“鮿生藜莧肠,食事一饱足。” 王西彦 《风雪》三:“食事告毕以后,趁着酒兴,两个人就畅快地谈起心来。”
(2).为事。三国志·魏志·华陀传:“ 佗 恃能厌食事。”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尧典下“食哉”:“魏志·华佗传云:‘ 陀 恃能厌食事。言厌为事也。’”
分類:为事吃喝
《漢語大詞典》:机杼(機杼)
(1).指织机。杼,织梭。《淮南子·氾论训》:“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二:“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明沈鲸《双珠记·北斗化僧》:“尽道秋惊凤律,夜静龙梭,且得停机杼。”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织成十景图:“ 杭 东城机杼之声,比户相闻。”
(2).指织机的声音。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法·赵章泉题品三联:“隔林彷彿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
(3).指纺织。南齐书·王敬则传:“机杼勤苦,匹裁三百。”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因兄姊得成夫妇:“ 广州 姚三郎 ,家以机杼为业。” 清 方苞 《伯姊》:“夫之弟子兮弟之女,嗣为婚婣兮力机杼。”
(4).犹机棙。机关。南史·文学传·祖冲之:“初, 宋武 平 关中 ,得 姚兴 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於内转之。”
(5).引申为事情的关键。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今天下之机杼在王,王若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时也。”
(6).比喻诗文创作中的新巧构思和布局。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九:“文章固当以古为师,学成矣,则当别立机杼,自成一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总论》:“ 高仁 两朝,其花尤盛,实能发洩 陶 谢 …… 韩 白 诸家之英华,而自出机杼者。”
(7).犹胸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覈。机杼既薄,无以测量。” 卢文弨 补注:“机杼,言其胸中之经纬也。”清史稿·兵志七:“汽鑪、机器、船壳三者,咸研究图説,自出机杼。” 梁启超 《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盖自中世以来,学者倚傍前人,莫能出自机杼。”
《漢語大詞典》:未然
(1).还没有成为事实。韩非子·难四:“未知 齐 之巧臣,而废明乱之罚;责以未然,而不诛昭昭之罪。此则妄矣。”汉书·赵充国传:“臣恐 羌 变未止此,且復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 颜师古 注:“未然者,其计未成。” 宋 曾巩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其於东南之兵……使缓急足用,以销奸萌,除患於未然,亦治体之所宜及。” 清 恽敬 《蝃蝀说》:“是故刑,禁之于已然;礼,制之于将然;诗,防之于未然。”
(2).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以君之明,观孤术数,量君所据,相计土地,岂势少力乏,不能远举,割 江 之表,宴安而已哉?甚未然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鬼方:“ 鬼方 ,前辈有以为 楚 者……《竹书》伐 鬼方 之上,有次 荆 之文,此説宜可证。 杨 云极远,恐未然。”
(3).指不正确,不对。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衣冠近古,正儒者事,讥者固非,辨者亦未然也。”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如子之説,以新民为亲民,则本末之説,亦有所未然歟?”
《漢語大詞典》:同异(同異)
(1). 战国 时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庄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别,见有同异,此小同异也。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体理无异,此大同异也。”参见“ 坚白同异 ”。
(2).相同与不同。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后有 扬雄 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
(3).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同于己与不同于己。 宋 苏轼 《谢苏自之惠酒》诗:“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
(4).谓差异,不同。新唐书·张行成传:“尝侍宴,帝语 山东 及 关中 人,意有同异。 行成 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盖 晋 史凡十八家,而 唐 人修书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岂无同异耶?”
(5).异议。亦指立异议。三国志·魏志·袁涣传“父 滂 ,为 汉 司徒”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宏 《汉纪》:“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 滂 独中立於朝,故爱憎不及焉。”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致疑隟”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卿何妄生同异,疑误朝野。”晋书·王彬传:“ 江州 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南齐书·徐孝嗣传:“ 孝嗣 文人不显同异,名位虽大,故得未及祸。”
(6).引申指有异志,叛乱。宋书·武帝纪下:“ 谢晦 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南齐书·萧颖胄传:“时军旅之际,人情未安…… 张炽 从絳衫左右三十餘人,入 千秋门 ,城内惊恐,疑有同异。”
(7).指异于己的观点、见解。新唐书·儒学传中·王元感:“ 李宪 等本章句家,见 元感 詆先儒同异,不懌,数沮詰其言。 元感 缘罅申释,竟不詘。”
《漢語大詞典》:种子(種子)
(1).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收种:“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陈书·世祖纪:“其有尤贫,量给种子。”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家里只留得四五担谷子,一冬要吃,明春再要种子,最要紧的是 周乡绅 的租米还没有缴纳呢!”
(2).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根源。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
(3).指后嗣。多含有贬义。《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自从养了这种子,恰似他生了太子一般。”红楼梦第六九回:“ 邢夫人 听説,便数落了 凤姐儿 一阵,又駡 贾璉 :‘不知好歹的种子!’” 萧红 《生死场》一:“他妈的,谁偷了羊……混账种子!”
(4).佛教语。瑜伽行派和法相宗等以草木种子之能产生相应的结果,比喻阿赖耶识中储藏有产生世界各种现象之精神因素。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赖耶惟以自识见分缘自识中一切种子以为相分,故其心不必见行,而其境可以常在。”
(5).体育运动竞赛采用淘汰制或分组循环制时,对预先选出的实力较强的运动员的称号。把种子按一定位置安排在不同部分或组,保证强手能在稍后的轮次相遇,不仅比赛愈近决赛愈精采,产生的名次也较正确。
下种。 唐 贾岛 《山中道士》诗:“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宋 梅尧臣 《京师逢卖梅花》诗之五:“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直几钱?”
《漢語大詞典》:先容
语出文选·邹阳〈于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李善 注:“容谓雕饰。”本谓先加修饰,后引申为事先为人介绍、推荐或关说。 唐 司马逸客 《雅琴篇》:“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当下就央了一封先容的荐书,备了一副盛礼去謁 徐公 。” 清 李渔 《慎鸾交·拒托》:“我这个状元是他们从公定的,他们的状元也该听我从公选择,为何央你来先容?”
《漢語大詞典》:源委
语本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郑玄 注:“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 唐 元稹 《骠国乐》诗:“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 河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此事源委, 上海 、 天津 诸通途,自能知之。”
《漢語大詞典》:为事(爲事)
(1).办事;成事。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其为事甚完,便 楚 ,利公。”韩非子·南面:“人主欲为事,不通其端末,而以明其欲,有为之者,其为不得利。”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蛮夷之性易动难安,遂至攻劫州县,侵暴平人,或復私讎,或贪小利,或聚或散,终亦不能为事。”
(2).犹出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长要来问个信,自从为事之后,生意淡薄,穷忙没有工夫,又是素手,不好上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
《漢語大詞典》:卖珠(賣珠)
指 汉 董偃 事。 董偃 幼时,与母以卖珠为事。随母出入 武帝 姑 馆陶公主 家,为 馆陶公主 所近幸,贵宠无比。见《汉书·东方朔传》。 唐 李白 《古风》之八:“緑幘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清 陈维嵩 《齐天乐·重游水绘园有感》词:“恨极卖珠,缘慳捣药,赢得啼鹃频唤。”
分類:幼时为事
《漢語大詞典》:苦劳(苦勞)
(1).劳苦;苦心劳形。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復不坐,责赏无归,岂肯空自苦劳乎?” 明 张居正 《答织造许枢使书》:“官无私弊,民不苦劳。”
(2).指曾经为事业劳苦过,有一定的贡献。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八:“这老板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排他第八。”
《漢語大詞典》:不果
(1).没有成为事实;终于没有实行。孟子·公孙丑下:“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前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清 朱琦 《北堂侍膳图记》:“余以宦游京师,太宜人远道不果来。”
(2).不果决。国语·吴语:“莫如此志行不果。” 韦昭 注:“果,勇决也。”
(3).果然。不,语助词。《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杀妻弃子害忠良,不果皇天降祸殃。”
《漢語大詞典》:自具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起亭堠,供帐什物自具, 梁 兵数十万,皆取足。”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然究之作者命意敷辞,兼於诸义不设自具。”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冠履不同位,凤凰鴟鴞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得者以文化不受影响於异邦,自具特异之光彩;近世中衰,亦世希有。”
《漢語大詞典》:太璞
未经雕琢的玉。引申为事物的天然本性。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执太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惟第一首悲字最难押,如 王艾轩 之‘得完太璞非容易,一琐名繮便可悲’……俱妙。” 清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二:“盖闻玉生於山,雕之则华縟;冰出於水,凿之则纷纶。惟不雕者完其太璞,惟不凿者顺其天真。”
《漢語大詞典》:缘起(緣起)
(1).佛教语。谓一切有为法,皆待缘而起。《维摩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缘起之有,性空之无,都是从假名上说的。”
(2).引申为事物的起因,起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昙摩耶舍:“ 耶舍 为説佛生缘起。”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则七言絶体缘起,断自 梁 朝,无可疑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碎石治河:“ 汉 永初 七年,令於 石门 东积石八所,以捍衝波,谓之八激隄,皆可为碎石坦坡之缘起。” 鲁迅 《准风月谈·我谈“堕民”》:“我生于 绍兴 ,堕民是幼小时候所常见的人,也从父老的口头,听到过同样的他们所以成为堕民的缘起。”
(3).一种叙述故事始末缘由的俗文体。
(4).一种叙述编辑、著作或举办某种事情的缘由、宗旨的文字。与序文性质相类。 清 道霈 有《重刊〈坛经〉缘起》。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湖海艺文社的‘缘起’里,说明了它的宗旨。”
《漢語大詞典》:闲家(閒家)
亦作“闲家”。 无正业而以帮闲为事的人。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抛着他浑家不睬,只教那媒人往来,閒家擘划,诸般绰开,花红布摆,早将一箇泼贱的烟花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