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按脉(按脈)  拼音:àn mài
诊察脉象的方法。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按在被检查者的桡动脉上,探查脉象的变化。也作「把脉」。
分類:按脉切脉
《漢語大詞典》:搭脉
切脉。中医的一种诊断方法。《中国民间故事选·白娘子》:“ 许仙 听 白娘子 说身子上勿适意,连忙端来一只小方枕,搁在桌上,挪过 白娘子 的手来搭脉。搭了右手,又搭左手。”
《國語辭典》:六脉(六脈)  拼音:liù mài
六个中医切脉的部位。人的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据以观察病的顺逆。《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唐。张守节。正义引《黄帝素问》云:「待切脉而知病。寸口六脉,三阴三阳,皆随春秋冬夏观其脉之变,则知病之逆顺也。」《红楼梦》第八三回:「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
《國語辭典》:脉息(脈息)  拼音:mài xí
脉搏。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我请医者看看你这脉息,知他是甚么症候。」《红楼梦》第四二回:「贾母笑道:『当日太医院正堂有个王君效,好脉息。』」
《漢語大詞典》:案法
(1).谓执法。管子·明法解:“张官任吏治民,案法试课成功。”后汉书·虞诩传:“祖父 经 ,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
(2).指切脉之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菑川王 时遣太仓马长 冯信 正方,臣 意 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
分類:执法切脉
《國語辭典》:寸口  拼音:cùn kǒu
中医切脉的部位。约在手掌后一寸处。
《漢語大詞典》:气口(氣口)
(1).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素问·五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王冰 注:“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
(2).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晋 王叔和 《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
《漢語大詞典》:案脉(案脈)
(1).切脉,诊脉。汉书·王嘉传:“前 东平王 云 与后 謁 祝诅朕,使侍医 伍宏 等内侍案脉,几危社稷。” 颜师古 注:“案谓切诊也。”
(2).依据脉息。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有 李将军 者,妻病,呼 佗 视脉。 佗 曰:‘伤身而胎不去。’将军言閒实伤身,胎已去矣。 佗 曰:‘案脉,胎未去也。’”
《漢語大詞典》:对脉(對脈)
旧时宫中称医者切脉为对脉,后亦通行于民间。 唐 令狐澄 《大中遗事》:“ 唐 宫中以诊脉为对脉。”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宣宗 微疾,召医工 梁新 对脉。”原注:“禁中以诊脉为对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在 上饶 ,属其室病,呼医对脉。”
《漢語大詞典》:寸关尺(寸關尺)
中医切脉三部部位名。桡骨茎突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 晋 王叔和 《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國語辭典》:诊切(診切)  拼音:zhěn qiè
把脉诊断病情。《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
《漢語大詞典》:迎枕
中医切脉时,垫在病人手背下的小枕。红楼梦第十回:“於是家下媳妇们捧过大迎枕来,一面给 秦氏 靠着,一面拉着袖口,露出手腕来。”
《漢語大詞典》:脉口(脈口)
中医切脉部位名。灵枢经·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餘不足,平与不平。” 马莳 注:“右手寸部曰脉口,左手寸部曰人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肾气有时閒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气口者,营气之口,亦宗气之口也,一曰寸口,一曰脉口。”
分類:中医切脉
《國語辭典》:凭脉(憑脈)  拼音:píng mài
诊脉。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请来凭脉,他道小梅行必定是个厮儿胎。」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若将这脉来凭,多管是废寝忘餐病症。」
分類:切脉
《國語辭典》:尺脉(尺脈)  拼音:chǐ mài
手脉的一部分,位于前臂内侧,诊脉时第三指所按之处。也称为「尺泽」。
分類:中医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