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17分类词汇 17
《國語辭典》:阴山(陰山)  拼音:yīn shān
山脉名。昆崙山的北支。起于河套西北,横亘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东北绵延为内兴安岭。自汉武帝伐匈奴得此山后,为中国历代北方的屏蔽。也称为「阴山山脉」。
《漢語大詞典》:阴间(陰間)
暗中离间。隋书·阴寿传:“ 寿 患之,於是重购 寳寧 ,又遣人阴间其所亲任者 赵世模 、 王威 等。”
《國語辭典》:阴间(陰間)  拼音:yīn jiān
人死后灵魂所进入的地方。如:「相传,阎罗王掌管阴间十八层地狱。」也称为「冥府」、「阴曹」、「阴司」。
《國語辭典》:青冢  拼音:qīng zhǒng
在归绥市南大黑河畔的冢墓,相传为王昭君墓。因冢上的草色常青,故称为「青冢」。唐。柳中庸 征人怨诗:「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张乔书边事诗:「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也作「青冢」。
《漢語大詞典》:金河
河名。现名 大黑河 。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境内,古为北方交通要道,也常在这一带用兵。 唐 上官仪 《王昭君》诗:“ 玉关 春色晚, 金河 路几千。” 唐 柳中庸 《征人怨》诗:“岁岁 金河 復 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唐 贺朝 《从军行》:“ 金河 未转青丝骑,玉筯应啼红粉颜。”
《漢語大詞典》:五原
(1).关塞名。即 汉 五原 郡之 榆柳塞 。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五原县 。汉书·匈奴传下:“ 呼韩邪单于 款 五原塞 ,愿朝三年正月。” 唐 贾至 《出塞曲》:“传道 五原 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 秦 。”
(2).地名合称。在今 陕西省 。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仇兆鳌 注引长安志:“ 长安 、 万年 二县之外,有 毕原 、 白鹿原 、 少陵原 、 高阳原 、 细柳原 ,谓之五原。”
(3).地名合称。在今 宁夏 境内。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 陈熙晋 注:“五原谓 龙游原 、 乞地千原 、 青岭原 、 可嵐贞原 、 横槽原也 。”
(4).指 唐 韩愈 《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原》:“自 唐 韩愈 作‘五原’,而后人因之。”
《國語辭典》:白道  拼音:bái dào
1.大路。唐。李商隐 无题诗:「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2.从地球看月球运行的轨迹。
3.指有势力的官员、民代、警察等。有正当职业,表面上看不出从事非法勾当者。与「黑道」相对。如:「他在社会上颇吃得开,白道、黑道都有朋友。」
《國語辭典》:铁山(鐵山)  拼音:tiě shān
产铁矿的山。《汉书。卷九一。货殖传。白圭传》:「致之临邛,大憙,即铁山鼓铸,运筹算。」《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陕宣润饶衢信五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
《國語辭典》:河套  拼音:hé tào
1.河道弯曲,形如口袋的地方。
2.地名。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以南,黄河流经的地区。因此段黄河自西而北至东,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大弯曲,故称为「河套」。套内川渠交错,宜耕宜牧。
《國語辭典》:大戈壁  拼音:dà gē bì
地名。位于大陆地区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之南,介于天山和昆崙山山麓之间。面积约三十三万平方公里,为大陆地区最大的沙漠,亦为世界第十大沙漠。边缘有绿洲分布。也称为「塔克拉马干沙漠」。
《漢語大詞典》:鲜卑山(鮮卑山)
古山名。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科尔沁右翼中旗 西,本地人称为 蒙格 。一说在 俄罗斯 西伯利亚 伊尔库次克 北、 通古斯卡河 南。相传古 鲜卑 族因居此山而得名。辽史·世表:“ 汉 冒顿可汗 以兵袭 东胡 ,灭之。餘众保 鲜卑山 ,因号 鲜卑 。”
《國語辭典》:二人台(二人臺)  拼音:èr rén tái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内蒙中部和西部。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伴奏,由二人歌舞对唱表演。
《漢語大詞典》:铁番竿(鐵番竿)
指 元 代 上都 (今 内蒙古自治区 正蓝旗 东 闪电河 北岸) 铁幡竿岭 上所树的铁旗杆。高数十丈。山下有 铁竿渠 ,山洪暴发时,渠水泛滥。 元 时树此竿,以示镇压水患。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二八:“铁番竿下草如茵,澹澹东风六月春。”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万全都指挥使司附见开平故卫》
《漢語大詞典》:通古斯
(1). 内蒙古自治区 陈巴尔虎旗 鄂温克 族的旧称。1957年复称 鄂温克 族。
(2).西方学者对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某些民族的泛称,包括我国的 满 族、 赫哲 族、 鄂伦春 族、 鄂温克 族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 满洲 种族,是曰 东胡 ,西方谓之 通古斯 种,固与 匈奴 殊类。”
《漢語大詞典》:二连浩特市
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1966年设市。人口1.3万(1995年)。集二铁路终点,出国境与蒙古铁路相接。为中蒙边境的重要城市。
《國語辭典》:鄂伦春族(鄂倫春族)  拼音:è lún chū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使用汉文。本以狩猎为生,现在科技、文教均已迅速发展。信仰萨满教。人死用棺木架置树上风葬。简称为「鄂伦族」,也称为「俄伦春族」。
《國語辭典》:好力宝(好力寶)  拼音:hǎo lì bǎo
一种蒙古族的曲艺。参见「好来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