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参用(參用)
(1).间杂而用;兼用。 南朝 梁 沈约 《南郊赦诏》:“军政国容,事绪非一。刑礼参用,未臻和简。”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佐领官不宜部选》:“臣闻古者,计户以贡士,量官而署吏,故官不乏吏,士不乏官,士吏官员,必相参用。”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七:“ 王仰之 先生处置讲演一课,有两种方法,交互参用。”
(2).参酌使用、任用。 宋 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三代学校劝教之具, 汉 代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明史·湖广土司传·施州:“命以 施州 宣慰司为从三品, 东乡 诸长官司为正六品,以流官参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读此知学政一差,本非翰林所应预, 仁皇帝 特破格参用之。”
《國語辭典》:巫医(巫醫)  拼音:wū yī
利用画符、念咒等方法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人。《管子。权修》:「上恃龟筮,好用巫医,则鬼神骤祟。」《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乐、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馀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
《漢語大詞典》:医巫(醫巫)
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汉书·晁错传:“为置医巫,以救疾病。”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我岂医巫厌胜者?汝自欲捧心傚 西子 耳。”
《國語辭典》:水笔(水筆)  拼音:shuǐ bǐ
1.硬质的毛笔。
2.自来水笔。
《國語辭典》:朱墨本  拼音:zhū mò běn
1.明万历间,乌程闵齐伋所刊印的书,用墨色印书文,朱色印圈点及评语,两色相套,世称为「朱墨本」,通称为「闵刻本」。
2.用朱笔和墨笔分别书写的书稿。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
《漢語大詞典》:粗细十番(粗細十番)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 明 末,盛行 江 南,今仍流行于 福建 、 江苏 、 浙江 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十番鼓﹞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有《花信风》《双鸳鸯》《风摆荷叶》《雨打梧桐》诸名。后增星鈸器,輒不止十种……若夹用锣、鐃之属,则为粗细十番。”
《國語辭典》:南杂剧(南雜劇)  拼音:nán zá jù
一种戏曲形式。明代时,南曲盛行,某些剧作家以南曲或兼用南北曲编写杂剧,篇幅较短,一至十馀折不等。有分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剧本数量较少,著名的戏剧有《中山狼》、《四声猿》等。
《漢語大詞典》:南北合套
在一个套曲里兼用南曲和北曲的一种体式。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出现在同一套曲内。 元 中叶以后,成规渐被打破。在同一宫调内,可选取若干音律相互和谐的南曲和北曲曲牌,交错使用,联成套曲。南戏如《宦门子弟错立身》,散曲如 沈和 的《潇湘八景》,都曾使用南北合套。 明 清 时应用尤广。
《國語辭典》:说唱文学(說唱文學)  拼音:shuō chàng wén xué
一种以讲说和演唱表现故事情节的民间文学。参见「讲唱文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