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甃理
修治。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其后三十餘年,中翰之孙尚书秋官郎益增甃理,乃命余为之记。”
分類:修治
《國語辭典》:修文  拼音:xiū wén
1.修明文教。《书经。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为见而今世界不是修文时节,小生赴选长安,取的三名,不是权势子弟,则是豪富儿郎。」
2.县名。位于贵州省贵阳县西北,县有龙场驿,明王守仁曾谪居于此。
《國語辭典》: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修明文教,偃息武备。《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也作「偃武修文」、「偃武兴文」。
《漢語大詞典》:修文郎
传说 晋 苏韶 死后现形,对他的兄弟说:“ 颜渊 、 卜商 ,今见在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见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 晋 王隐 晋书。后因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 宋 陆游 《赠论命周云秀才》诗:“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 金 元好问 《密公宝章小集》诗:“袖中正有活国手,地下纔得修文郎。”
分類:现形兄弟
《漢語大詞典》:修月
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诗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 广寒宫 。” 金 元好问 《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漢語大詞典》:资治(資治)
(1).致治。新唐书·陆贽传:“治或生乱者,恃治而不脩也。乱或资治者,遭乱而能治也。”《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志在敦厚风俗,急於资治,人臣之心,昭然可见。”
(2).资助修治。 宋 曾巩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 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坏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资治其寺。”
分類:资助修治
《漢語大詞典》:除道
(1).开辟、修治道路。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 、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 ,营军临 随 。” 杨伯峻 注:“除道,犹开路。”国语·周语中:“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韦昭 注:“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新唐书·陈子昂传:“今撤山 羌 ,开阪险,使贼得收奔亡以攻边,是除道待贼,举 蜀 以遗之。”
(2).犹清道。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参见“ 清道 ”。
《國語辭典》:清道  拼音:qīng dào
1.清净无为的道理。《淮南子。原道》:「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
2.旧时帝王或官员出行时,需清除道路,驱散行人,称为「清道」。《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南朝梁。沈约〈齐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启路。」
3.扫除道路。如:「清道夫」。
《漢語大詞典》:浚治(濬治)
疏浚。 宋 苏轼 《颜乐亭诗》序:“ 胶西 太守 孔君翰 始得其地,浚治其井,作亭於其上,命之曰 颜乐 。”宋史·河渠志三:“ 河 涸,舟不通,令河渠司自口浚治,岁以为常。” 明 宋濂 《送晋王傅李君思迪之官诗》序:“ 李君 之行,浚治其城隍,经营其宫闕,劳徠其黎庶,然后迎王就国。”
濬治:疏通河道,修治水利。 宋 叶适《东嘉开河记》:“封疆道路,城郭沟池,其修补濬治之功,此民之力所能自为也。” 清 王原《吴中吟·沟洫》:“濬治自壬子, 吴淞 流汤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疑狐穴被水,诱此人濬治云。”
《漢語大詞典》:讲修(講修,講脩)
亦作“ 讲脩 ”。
(1).犹讲习。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常言当世士人,宜讲脩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
(2).谋议修治。 宋 张载 《始定时荐告庙文》:“然而四时正祀,尚未讲修。” 宋 汪应辰 《答程运干启》:“讲修先世之好,曲示过情之襃。”
《漢語大詞典》:践修(踐修)
履行和修治。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左传·文公元年:“践修旧好,要结外援。”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五:“陛下嗣训先祖,貽谋后圣,当践修以纂承,寧变更而废坠?”《官场维新记》第九回:“独自一个儿溜到 小玉凤 家里去,践修旧好。”
分類:履行修治
《漢語大詞典》:整葺
整理修治。 南朝 梁 沈约 《善馆碑》:“止欲渐去喧嚣,稍离尘杂,於是既加整葺,营建堂宇。”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章申公 子厚 ,与其叔 安仁 令书曰:‘弊政之后,谅烦整葺。’”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花开》:“预把牡丹臺芍药整葺完成。”
分類:整理修治
《漢語大詞典》:改修(改脩)
亦作“ 改脩 ”。
(1).改建修治。后汉书·王景传:“ 河 决积久,日月侵毁……宜改脩堤防,以安百姓。”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匠者以为不祥,将加修葺。公曰:‘此天谴也。无所改修,以记吾过,且令戒惧不怠。’”
(2).改过修身。《晋书·高阳王睦传》:“ 睦 退静思愆,改修其德。”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进而有过则示惩,惩而改脩则復进,既不废法,亦无弃人。”
(3).改缝,另制。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他还要她马上给可怜的孤儿改修一条棉裤呢!”
《漢語大詞典》:道治
(1).修治道路。周礼·夏官·候人:“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 郑玄 注:“道治,治道也。”
(2).以道家之教义治理国家。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
《漢語大詞典》:生犀
(1).活犀牛。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元年春正月, 中山王 焉 来朝。 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 李贤 注引 刘欣期 《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
(3).借指劲兵。 唐 陆龟蒙 《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 犀甲 ”。
(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國語辭典》:犀甲  拼音:xī jiǎ
犀牛皮制成的甲冑。《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唐。杜牧〈郡斋独酌〉诗:「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漢語大詞典》:遵修
亦作“ 遵脩 ”。 犹言遵循修治。史记·周本纪:“﹝ 不窋 ﹞不敢怠业,时序其德,遵脩其绪,脩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汉书·匡衡传》:“君遵修法度,勤劳公家,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三国志·蜀志·刘永传:“朕承天序,继统大业,遵脩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 龟 蒙 ,世为藩辅。” 宋 元绛 《熙宁四年大飨明堂御札》:“维仁祖之武,宜谨於遵修。”
分類:遵循修治
《漢語大詞典》:追修(追脩)
谓仿照原样加以修治。史记·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於正。”《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儻可原察,追脩前好,则何福如之!”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 昇明 中, 太祖 辅政,使 冲之 追修古法。”
追脩:亦作“ 追修 ”。
《漢語大詞典》:铅霜(鉛霜)
(1).化妆用的铅粉。 宋 周邦彦 《大酺·春雨》词:“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元 吴澄 《渡江云》词:“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铅霜。”
(2).药名。可黑须发。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铅霜﹝修治﹞引 苏颂 曰:“铅霜,用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铅霜﹝附方﹞引普济方:“梳髮令黑。铅霜包梳,日日梳之,胜於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