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考课(考課)
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 晋 世 杜预 议攷课, 鎦毅 议罢九品中正……皆可谓综覈事情矣。”
(1).检查收成。国语·周语上“耨穫亦於籍”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王亦至於籍考课之。” 汪远孙 《国语发正》:“孟子:‘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考课,即省敛也。”
(2).指征敛的优等。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3).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谓之“考课”。东观汉记·张酺传:“﹝刺史﹞考课众职。”《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 明 丘浚 大学衍义补·正百官严考课之法:“本朝以百官考课之法,属之吏部,内外官皆以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是则 有虞 之制也。”
(4).指考核学生的成绩。新唐书·选举志上:“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
《國語辭典》:优格(優格)  拼音:yōu gé
一种经由乳酸菌发酵的半凝固乳品。其组织圆滑,质地均一,具有独特的酸味及香味,有益于人体健康。也称为「酸凝酪」。
《國語辭典》:高第  拼音:gāo dì
科举考试名列前茅。《汉书。卷七六。尹翁归传》:「以高第入守右扶风,满岁为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来,不怨怅自己没有眼睛,便嗟叹女儿无福消受。」
《漢語大詞典》:奏最
考绩列为优等,以此向朝廷上报。 唐 苏颋 《赠彭州权别驾》诗:“莫愴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五出:“朕嘉悦其奇,且念伊三载奏最,可封夫人。”
《國語辭典》:从优(從優)  拼音:cóng yōu
选择所能给与的最优惠的条件。多用于指抚恤或封赏。如:「从优抚恤」。
《漢語大詞典》:老秀才
明 代称从国子诸生中选出的优等人才。《明实录》卷一三七:“ 洪武 十四年六月赐国子生布帛各一匹,时於诸生中选才学优等聪明俊伟之士,得三十七人。命之博极羣书,讲明道德经济之学,以期大用。称之曰老秀才。”
《漢語大詞典》:上驾(上駕)
(1).指优等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 汉 郑玄 笺:“襄,驾也。上驾者,言为众马之最良也。”
(2).帝王的车驾。借指帝王。《宣和遗事》后集:“又虑上驾一动, 江 北羣盗乘虚过 江 ,则东南非我有矣。”
《漢語大詞典》:崇科
犹高第。指科举考试列入优等。 清 刘大櫆 《〈张俊生诗集〉序》:“ 唐 以诗取士,而 李 杜 二子无与於科名……虽然, 唐 之以诗拾崇科者,今人不传也。”
《漢語大詞典》:优校(優校)
宋 代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内舍生考校成绩获得优等,称优校。优校生经舍试即可任官。 宋 叶适 《陈民表墓志铭》:“初,君戒其子曰:‘昔人患进士浮靡,议罢之……今靡岁月,捐父母,弃室家,以争优校,可乎?’”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成均旧规》:“如内舍优校人,又中上舍试优等,以优中优,皆是释褐,不拘名数,先赐进士出身。” 元 李有 《古杭杂记》:“ 易祓 , 潭州 人,以优校为前廊。久不归,妻作《一剪梅》词寄云。”
《國語辭典》:贱婢(賤婢)  拼音:jiàn bì
1.旧时妇人对自己的谦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贱婢今日山中,遇此泼花团,争持多时,才得了当。」
2.旧时用以辱骂女人的话。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六。姑妄听之二》:「一日方共寝,闻窗外呼曰:『阿六贱婢!我养创甫愈,未即报恩,尔何得冒托我名魅郎君?使病脱有不讳,族党中谓我负义,我何以自明!」
《国语辞典》:食廪饩(食廪饩)  拼音:shí lǐn xì
廪,谷仓。饩,米粮。旧时科举,生员岁试列优等者,由政府供给其日常生活所需,称为「食廪饩」。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旋补弟子员,明年丁卯,食廪饩。」
《漢語大詞典》:创优
创造优等的(工作成绩)例如:“瞄准国际标准,开展产品创优”口号变成了认识,认识变成了行动。
《漢語大詞典》:两优释褐(兩優釋褐)
宋 代学制之一。内舍生连考两次优等则可以任命为官。释褐,脱下粗劣的短衣,义为做官。宋史·选举志三:“ 元丰 旧制,内舍生校定,分优、平二等。优等再赴舍试,又入优,则谓之两优释褐,中选者即命以京秩,除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