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信顺(信順)
(1).忠信而顺从。韩非子·解老:“今有道之士,虽中外信顺,不以诽谤穷堕。”
(2).谓诚信不欺,顺应物理。语出《易·繫辞上》:“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后汉书·袁术传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於信顺乎!” 唐 柳宗元 《零陵郡复乳穴记》:“今吾刺史令明而志洁,先赖而后力,欺诬屏息,信顺休洽,吾以是诚告焉。”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今二圣躬信顺以先天下,而用 司马公 以致天下士,应是三德矣。”
(3).真实而通达。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辞语者,以信顺为本,以诡丽为末。”
《漢語大詞典》:信诚(信誠)
诚实不欺。逸周书·官人:“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后汉书·贾逵传:“信诚行乎州里,乡人有所计争,輒令祝 少宾 ,不直者终无敢言。” 宋 王安石 《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分類:诚实不欺
《漢語大詞典》:信必
谓诚实不欺,必定做到。管子·八观:“宪令著明,则蛮夷之人不敢犯;赏庆信必,则有功者劝。”管子·版法解:“无遗善,无隐姦,则刑赏信必;刑赏信必,则善劝而姦止。”
《漢語大詞典》:行信
谓做事诚实不欺。《孔子家语·弟子行》:“蹈忠而行信……贫而能乐,盖 老子 之行也。”
《漢語大詞典》:信约(信約)
诚信不欺的盟约。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 苏秦 ,封 武安君 ,相 燕 ,即阴与 燕王 谋伐破 齐 而分其地。”
《国语辞典》:金石语(金石语)  拼音:jīn shí yǔ
比喻所说的话诚信不欺。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言语不爽,谓之金石语。」
分类:诚信不欺
《漢語大詞典》:不茹柔
语本《诗·大雅·烝民》:“维 仲山甫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谓不欺弱小。 唐 白居易 《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吏部尚书 陆象先 为 河东 按察史,状公清白,奏授 怀州 、 获嘉 ,以不茹柔得人心,以不吐刚得罪,繇是左迁 鄂州 司马。”
分類:不欺弱小
《漢語大詞典》:逆信
事先即相信别人诚实不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信者逆信,诈者逆诈。” 刘昞 注:“推己之信,谓人皆信,而诈者得容为伪也;推己之诈,谓人皆诈,则信者或受其疑也。”
《國語辭典》:童叟无欺(童叟無欺)  拼音:tóng sǒu wú qī
对待小孩和老人的态度一样,不会欺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他这是招徕生意之一道呢!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国语辞典》:实不相瞒(实不相瞒)  拼音:shí bù xiāng mán
开诚布公,不欺骗隐瞒任何实际情形。《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实不相瞒,在此选书,东家包我几个月,有几两银子束修,我还要留著些用。」《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汉不论出身低,实不相瞒,我这贱内,就是这里头出身。」
《国语辞典》:贵不凌贱(贵不凌贱)  拼音:guì bù líng jiàn
富贵的人不欺压凌侮卑贱的人。《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治遍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
《国语辞典》:老少无欺(老少无欺)  拼音:lǎo shào wú qī
从老人到幼童都不欺骗。如:「这家南北杂货行挂著『老少无欺』的牌子,招来了不少顾客。」
《国语辞典》:不侮暗室  拼音:bù wǔ àn shì
虽独处暗室,亦居心端正。形容坦诚不欺。《南史。卷七○。循吏传。阮长之传》:「长之固遣送曰:『一生不侮暗室。』」也作「不欺暗室」。
《漢語大詞典》:不吐不茹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 仲山甫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旧唐书·李大亮传论:“及 高祖 临朝,諫舞胡鸣玉,怀不吐不茹之节,存有始有卒之规,可谓危矣。” 明 张居正 《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其人达於事理,不吐不茹, 萧 规 曹 随,必获同心之济,故用 陈 公。”
《國語辭典》:大虫不吃伏肉(大蟲不吃伏肉)  拼音:dà chóng bù chī fú ròu
老虎不吃因畏惧而慑伏的动物的肉。比喻对于降服的人,不应该赶尽杀绝。《水浒传》第二回:「我若拿他去解官请赏时,反教天下好汉们耻笑我不英雄。自古道:『大虫不吃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