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次
(1).三回。如:去了三次。
(2).指朝、野、市三处。国语·鲁语上:“五刑三次。” 韦昭 注:“次,处也。三次,谓朝、野、市也。”
分類:三次三处
《漢語大詞典》:三覆
(1).三处伏兵。《左传·隐公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杜预 注:“覆,伏兵也。”宋史·刘锜传:“﹝ 刘錡 ﹞遂设三覆以待之。”
(2).三度打败。战国策·燕策二:“﹝ 齐 ﹞遂与兵伐 宋 。三覆 宋 , 宋 遂举。”
(3).三度复审。 宋 文莹 《玉壶清话·李先主传》:“时天下罹乱,刑狱无典,因是凡决死刑,方用三覆五奏之法。”
《漢語大詞典》:三就
(1).三成,三套。仪礼·既夕礼:“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轡。” 郑玄 注:“缨,今马鞅也;就,成也。诸侯之臣饰以三色而三成。”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繅皆三采三就。”
(2).犹三匝,三重。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三就者,三帀也……夫子之门人三就,言其多也。”
(3).谓古时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别三处就刑。书·舜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 孔 传:“行刑当就三处: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 孔颖达 疏:“行刑当就三处,惟谓大辟罪耳……惟死罪当分就处所,其墨、劓、剕、宫无常处可就也。”
《漢語大詞典》:三祭
谓三度酌酒于三处为祭。书·顾命:“王三宿,三祭,三咤。” 孔 传:“王三进爵,三祭酒,三奠爵。” 蔡沉 集传:“礼成於三,故三宿、三祭、三咤。”仪礼·乡射礼:“俎与荐,皆三祭。” 郑玄 注:“皆三祭,为其将祭侯也,祭侯三处也。” 贾公彦 疏:“三处者,下文右与左,中是也。”
《漢語大詞典》:三候
中医术语。候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王冰 注:“三部之内,经隧由之,故察候存亡,悉因於是。” 晋 杨泉 《物理论》:“名医达脉者,求之寸口三候之间,则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