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榛芜(榛蕪)  拼音:zhēn wú
1.杂草丛生。晋。潘尼〈火赋〉:「榛芜既除,九野谧清。」唐。王勃〈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林院榛芜,轩堂委寂。」
2.繁冗杂乱。唐。刘知几《史通。卷九。烦省》:「夫论史之烦省者,但当要其事有妄载,苦于榛芜,言有阙书,伤于简略,斯则可矣。」
3.自谦之词。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元。柳贯〈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南唐常侍六书学,凌轹斯邈开榛芜。」
《漢語大詞典》:留行
(1).挽留,使不离去。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 赵岐 注:“欲为王留 孟子 行。”
(2).停止行进。韩非子·存韩:“ 秦 发兵不留行,而 韩 之社稷忧矣。”汉书·李广利传:“ 贰师 欲攻 郁成城 ,恐留行而令 宛 益生诈,乃先至 宛 。” 颜师古 注:“留行,谓留止军,废其行。”
(3).指阻挡,阻碍。汉书·韩安国传:“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 匈奴 ,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癕也,必不留行矣。” 颜师古 注:“留,止也。言无所碍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4).停止与前进。隋书·天文志中:“此五星合见、迟速、逆顺、留行之大经也。”
《漢語大詞典》:妨贤(妨賢)
谓阻碍贤者登进。汉书·王尊传:“各自底厉,助太守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贤。” 唐 司空图 《重阳独登上方》诗:“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蒲城王文恪公尸谏:“於是舆论譁然,皆駡 琦善 之误国,及宰相 穆彰阿 之妨贤。”
分類:阻碍贤者
《國語辭典》:妨碍(妨礙)  拼音:fáng ài
阻碍及损害。《红楼梦》第四六回:「给了更好,不给也没妨碍,众人也不得知道。」《老残游记二编》第九回:「如饮酒茹荤,亦不能无罪,此等统谓之有可抵销之罪,故无大妨碍。」也作「妨害」。
《国语辞典》:不滞(不滞)  拼音:bù zhì
不阻碍拘泥。三国魏。嵇康〈琴赋〉:「疾而不速,留而不滞。」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若夫出处有道,名体不滞,风轨德音,为世作范,不可废也。」
《國語辭典》:元音  拼音:yuán yīn
1.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者称为「元音」,可自成音。国音字母ㄚ、ㄛ、ㄜ、ㄝ等均属之。相对于辅音而言。
2.书名。明孙原理编,十二卷,元人诗的总集。
《國語辭典》:阻滞(阻滯)  拼音:zǔ zhì
受阻碍而滞留不前。《西游记》第三八回:「见太子来,不敢阻滞,让他进去了!」《清会典。卷二二。户部。云南清吏司》:「凡押运趱运官,各分其责,防其阻滞。」
《漢語大詞典》:通利
通畅,无阻碍。吕氏春秋·开春:“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 高诱 注:“通利,不壅闭。”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 渊 遂自立为王”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吴 虽在远,水道通利,举帆便至,无所隔限。” 明 汤显祖 《紫箫记·下定》:“朝云暮雨,相逢美姬;教人九窍都通利。”
分類:通畅阻碍
《漢語大詞典》:留碍(留礙)
犹阻碍,障碍。晋书·马隆传:“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鎧,行不得前, 隆 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
分類:阻碍障碍
《國語辭典》:穿鼻  拼音:chuān bí
1.在牛鼻间穿上绳子。比喻像牛一样受人牵引,不能自主。《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2.地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
《漢語大詞典》:榛梗
(1).丛生的杂木。喻指荒僻之地。旧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山中险峻,先无蹊径,但冒履榛梗,昼夜兼行。”
(2).阻碍,障碍。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长驱 岭嶠 ,梦想京畿。缘道酋豪,递为榛梗。”周书·韦孝宽传:“窃以大 周 土宇,跨据 关 河 ……唯彼 赵 魏 ,独为榛梗者,正以有事三方,未遑东略。”
(3).谓隔阂、嫌怨。 唐 杜甫 《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诗:“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夫人捉臂流涕,力白前过,几不自容,曰:‘若不少记榛梗,请偕归。’”
《國語辭典》:停滞(停滯)  拼音:tíng zhì
停止、不动。指受某种阻碍,而处于原来状况,无法继续发展前进。《北史。卷四○。韩麒麟传》:「及白曜被诛,麒麟停滞多年。」
《漢語大詞典》:隔碍(隔礙)
隔离阻碍。北史·氐传:“隔碍 姚兴 ,不得岁通贡使。”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贡图传序》:“暨中国多难,为 回鶻 隔碍。”朱子语类卷十六:“‘心广体胖’,心本是阔大底物事,只是因愧怍了,便卑狭,便被他隔碍了。”
分類:隔离阻碍
《國語辭典》:阻碍(阻礙)  拼音:zǔ ài
阻挡、妨碍。《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金水河透水槽阻碍上下汴舟,宜废撤。」《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此皆崎岖山险之地,当令军填平道路,修理桥梁,凿山破石,勿使阻碍。」
《漢語大詞典》:烦恼障(煩惱障)
佛教语。谓坚持我执,丛生贪嗔,而为解脱之阻碍者。二障之一。与所知障相对。 隋 智顗 六妙法门:“烦恼障,即三毒、十使等诸烦恼也。” 宋 方岳 《田头》诗:“勘破世间烦恼障,醉而已矣不吟诗。”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以为我身而外必有一物以牵逼我者,于是崇拜以祈获福,此其宗教则烦恼障实驱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