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避重就轻(避重就輕)  拼音:bì zhòng jiù qīng
避开艰难繁重的工作或责任,而选择轻松容易的。或指避开主要的问题,而只谈些无关紧要的事。《红楼梦》第一○二回:「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避重就轻的意思也未可知。」《文明小史》第六回:「禀帖上,又说柳知府许多坏话。说他如何疲软,等到闹出事来,还替他们遮掩,无非避重就轻,为自己开脱处分地步。」
《漢語大詞典》:避烦斗捷(避煩鬭捷)
谓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下》:“惟小楷试帖,一望可知优劣,不能无偏重之势,避烦鬭捷,流风相师,久之而考者閲者,皆忘其所以然。”
《國語辭典》:避祸就福(避禍就福)  拼音:bì huò jiù fú
避开灾祸,趋向福运。《商君书。定分》:「吏为之师,以道之知,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五。受生天魂法》:「或示形象,倚托物类,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恶,了然知之,避祸就福,所向谐也。」
《漢語大詞典》:避强击弱(避强擊弱)
亦作“避强击惰”。亦作“避强打弱”。 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唐 元稹 《批刘悟谢上表》:“卿宜密运謨猷,明宣号令,避强击惰,取暴抚羸。”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七节:“运动战的实行方面,问题是很多的,例如……避强打弱,围城打援、佯攻、防空、处在几个敌人之间、超越敌人作战、连续作战、无后方作战、养精蓄锐之必要等等。”
《國語辭典》:避实击虚(避實擊虛)  拼音:bì shí jí xū
避开坚强的而攻击虚弱的。语本《孙子。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比喻攻敌须乘虚而入。明。刘基〈赠交棋相子先序〉:「避实击虚,投间抵隙,兼弱取乱之道,无所不备。」也作「避实就虚」、「就虚避实」。
《漢語大詞典》:避弃(避棄)
避开弃置。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敬方》:“虽前后夐絶,或畏多言,而典刑具存,非敢避弃。”
分類:避开弃置
《漢語大詞典》:避凉附炎(避涼附炎)
谓疏远避开无权势者,亲热攀附有权势者。
《國語辭典》:避难就易(避難就易)  拼音:bì nán jiù yì
避开艰辛繁重而选择简单轻易。《元史。卷三五。文宗本纪四》:「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倖巧宦,避难就易。」
《漢語大詞典》:出一头地(出一頭地)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 軾 ( 苏軾 )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七:“道德识见以至於文章语言,须向古人中出一头地,方始立得脚住。”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钱文敏 尚书虽师之而好为 黄子久 一派,其气象雄迈,固自另出一头地。”亦省作“ 出一头 ”。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
《國語辭典》:趋吉避凶(趨吉避凶)  拼音:qū jí bì xiōng
趋向吉利,避开凶险。《西游记》第二回:「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红楼梦》第四回:「岂不闻古人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也作「趋吉逃凶」。
《漢語大詞典》:让辟(讓辟)
退让避开。史记·五帝本纪:“ 尧 崩,三年之丧毕, 舜 让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分類:退让避开
《漢語大詞典》:让威(讓威)
谓避开敌人锋芒,不硬拼。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 威王 曰:‘适(敌)众我寡,适(敌)强我弱,用之奈何?’ 孙子 曰:‘命曰让威。必臧其尾,令之能归。’”
《國語辭典》:绕远儿(繞遠兒)  拼音:rào yuǎn ér
绕道而行。如:「他宁愿绕远儿,也不想从我家门口走过。」
《國語辭典》:闪躲(閃躲)  拼音:shǎn duǒ
避开、躲避。如:「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他从不闪躲。」
《漢語大詞典》:乐行忧违(樂行憂違)
谓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语本易·乾:“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学而篇一:“如 云峰 之説,则直不知乐行忧违,成物以成己,安土而乐天,为圣贤为己之实功。” 清 阮元 《文言说》:“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即如‘乐行忧违’,偶也;‘长人合礼’,偶也。”
分類: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