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历家(歷家)
历数家。研究历法的人。《宋书·律历志下》:“斯又历家之甚失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月二十九日而一周天,此据历家之説也。”清史稿·天文志一:“后世历家,谓天有十二重。”
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月桂子:“歷家之説,月行者(一作有)南北道。” 清 王锡阐 晓庵新法·自序:“自此南北歷家,率能好学深思,多所推论,皆非浅近所及。”
《漢語大詞典》:立表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2).立木观测水位。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3).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漢語大詞典》:立表下漏
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 贾 。” 司马贞 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以视日景;下漏,谓下漏水以知刻数也。”
《漢語大詞典》:紫微垣
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 《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漢語大詞典》:仪象(儀象)
(1).以为模式。《韩诗外传》卷二:“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
(2).形象。 章炳麟 《文学总略》:“及夫立体建形,向背同现,文字之用,又有不周,于是委之仪象。仪象之用,足以成体,故铸铜雕木之术兴焉。”
(3).以仪器观测天象。晋书·天文志上:“《春秋文曜钩》云:‘ 唐尧 即位, 羲和 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 宋 苏颂 《进仪象状》:“臣窃以仪象之法,度数备存,而日官所以互有论诉者,盖以器未合古,名亦不正。”明史·天文志一:“璿璣玉衡为仪象之权舆,然不见用於三代。”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圣人仰观俯察,休咎之徵鉴诸仪象。”
《漢語大詞典》:运机(運機)
(1).指能转动的观测天象的仪器。 汉 徐干 中论·历数:“昔者圣王之造历数也,察纪律之行,观运机之动,原星辰之迭中,寤晷景之长短。”
(2).运用计谋。 明 袁宗道 《祭兵部尚书张公文》:“ 浙 之役,戍卒游徼,先后大訌,而公出奇运机,咄嗟安堵。”
《漢語大詞典》:测天(測天)
(1).观测天文。 汉 刘向 说苑·权谋:“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宋史·天文志一:“ 汉 马融 有云:‘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见於经者,惟有璣衡一事。’”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上:“ 汉 儒之於经,臺史之测天也,不能尽天,而观象者莫能废。”
(2).现为航海和航空用语,指船舶或飞机驾驶员在航行中观测天体,以求出船舶或飞机的地理坐标的方法。如海船上一般用六分仪观测日、月、星辰等天体的高度,定出当时船位的经纬度。
《漢語大詞典》:相乌(相烏)
古代观测风向的仪器。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十二:“鼓移行漏,风转相乌。”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南风》:“玉尺披图解愠篇,相乌高指 越 裳天。” 吴翌凤 注引拾遗记:“ 少昊 母曰 皇娥 ,游 穷桑 之浦。有神童称为帝子,与 皇娥 讌戏泛於海。以桂枝为表,结芳茅为族,刻玉为鳩置於表端,言知四时之候,今之相风,盖其遗象。”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 皇娥 若肯偕游戏,便结芳茅作相乌。”
《漢語大詞典》:十二度
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度。也称十二次。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十二度,十二次也。”
《國語辭典》:测候(測候)  拼音:cè hòu
观察天文,测量气象。《宋书。卷一三。律历志下》:「乾象之弦望定数,景初之交度周日,匪谓测候不精,遂乃乘除翻谬,斯又历家之甚失也。」《隋书。卷二○。天文志中》:「汉初测候,乃知五星皆有逆行,其后相承罕能察。」
《国语辞典》:凌日  拼音:líng rì
观测者所见物体掠过日面的现象。如:「水星凌日」。
《漢語大詞典》:灵镜(靈鏡)
即玉衡。古代用以观测星象的仪器。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若稽古圣,璿图灵镜。枢星发神,电光启命。”
《国语辞典》:天底  拼音:tiān dǐ
从观测者立足点的垂直线向下延伸,与天球交会的点称为「天底」。
《漢語大詞典》:璇衡
亦作“璿衡”。亦作“琁衡”。
(1).“ 璇璣玉衡 ”的省称。指观测天象的仪器。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皇帝:“﹝ 轩辕 ﹞始造书契,服冕垂衣……吹玉律,正璇衡,置四吏以主图籍,使九行之士以统万国。” 唐 张说 《为留守奏庆山醴泉》:“陛下金镜御天,璿衡考政。”
(2).借指朝政大权。旧唐书·中宗纪论:“洎涤除金虎,再握璿衡,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
(3).天璇与玉衡的并称。泛指星象。陈书·世祖纪:“不能仰协璿衡,用调玉烛,傍慰苍生,以安黔首。”
(4).指北斗星。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昼渴命金罍,宵谈转琁衡。”一本作“璿衡”。
《國語辭典》:船脚(船腳)  拼音:chuán jiǎo
1.船底入水的部分。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坐并船脚攲,行多马蹄阻。」
2.水路运物的费用。《宋史。卷一八二。食货志下四》:「其浮盐止以二十斤为则,有二十万斤,为二千筹,筹为钱一贯八百三十文,内除船脚钱二百文,有一贯六百三十文。」
3.驾船的人。唐。杜宝。〈大业杂记〉:「其架船人名为船脚,为两番一艘,一番六十人。」
《國語辭典》:仪器(儀器)  拼音:yí qì
凡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实验所用的各种特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