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科索
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今岁秋田,皆期大稔,仰所在切如条流本分纳税及加耗外,勿令更有科索。”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诸行:“市肆谓之行(音杭)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七:“内官监收白熟粳米,科索无厌,大率正粮一石,加费二石,始获批单。”
《漢語大詞典》:邀赂(邀賂)
索取贿赂。宋史·食货志下七:“ 政和 中,宝货司立阬冶金银等岁额,或苗脉微,或无人承买,而浮冗之人虚託其名,发毁民田,骚动邀赂。”
分類:索取贿赂
《漢語大詞典》:诛索(誅索)
诛求索取。 宋 刘贽 《唐质甫神道碑》:“知 莫州 任邱县 ,县当信使驛,往返诛索繁急,其下因缘为奸利。”金史·完颜娄室传:“北兵见火起,追及之,无有免者,且诛索行省以下官属于 宋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杂徵馀论》:“尤必捥筋剔髓,而诛索无遗,是官与胥争搏蚀于小民矣。”
分類:求索索取
《国语辞典》:趁头(趁头)  拼音:chèn tóu
买主向卖主索取的额外物品。《西游记》第八六回:「哥哥好干这握头事!再寻一个儿趁头挑著不好?」
《國語辭典》:追逼  拼音:zhuī bī
1.追赶进逼。《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先使孙乾来见曹操,言被吕布追逼,特来相投。」
2.以强迫的方式追究或索取。
《漢語大詞典》:干索
求取,索取。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惭颜厚如甲:“进士 杨光远 ,惟多矫饰,不识忌讳,游謁王公之门,干索权豪之族,未尝自足,稍有不从,便多诽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刘子振 ﹞不耻干索州县,稍不如意,立致寒暑。” 宋 叶梦得 岩下放言·来岁状元赋:“ 祥符 中, 西蜀 有二举人同砚席,既得举,贫,干索旁郡,乃能办行。”
分類:求取索取
《漢語大詞典》:逼取
强迫索取。北史·齐纪中·文宣帝:“帝每为后私营服翫,小佳, 文襄 即令逼取。”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王府:“ 寿 涇 二府,官校恣横,至殴辱宪臣,逼取财物,地方骚动。”《禅真逸史》第十二回:“ 周乾 、 史文通 大恼,将 杜成治 家僮、干办尽数拿出,逼取财物、产业。”
分類:强迫索取
《國語辭典》:打秋风(打秋風)  拼音:dǎ qiū fēng
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藉故向人求取财物。《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费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儒林外史》第四回:「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也作「打秋丰」、「打抽风」、「打抽丰」。
《漢語大詞典》:取纳(取納)
索取或收受财物。北齐书·神武帝纪上:“时 乾 ( 高乾 )次弟 慎 在 光州 ,为政严猛,又纵部下取纳, 魏帝 使代之。”南史·王琨传:“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 广州 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 琨 无所取纳,表献禄俸之半。”
《高级汉语词典》:强丐
仗势索取
《國語辭典》:鸠敛(鳩斂)  拼音:jiū liàn
安集人民,收取赋税。《新唐书。卷一五八。严震传》:「震随宜劝课,鸠敛有法,民不烦扰,而行在供亿具焉。」
《國語辭典》:科派  拼音:kē pài
1.责令出资或按定例摊派捐款。《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谕单式》:「至于衙署,只应扫除洁净,勿得借端科派累民。」
2.假借名目攒钱。《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老鸨要生心科派,设一大席酒,搬戏演乐,专请三官、玉姐二人赴席。」《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见这伙人科派,自家晓得些,也在里头指点。」
《國語辭典》:卖婚(賣婚)  拼音:mài hūn
以钱财为目的的婚嫁。《新唐书。卷九五。高俭传》:「太宗尝以山东士人尚阀阅,后虽衰,子孙犹负世望,嫁娶必多取赀,故人谓之卖昏。」
《漢語大詞典》:索谢(索謝)
索取谢礼。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贼道今日鬼混,哄了些酒肉吃了,明日少不得还要索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革陋规》:“乡饮索谢,则刮行户之臭钱,实为耻辱。”
分類:索取谢礼
《國語辭典》:抽丰(抽豐)  拼音:chōu feng
丰,指丰收。抽丰本指歉收的人向丰收的人乞助。引申指向财物多的人求取,以补助自己的不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邻里之间,见说高愚溪在福建巡按抽丰回来,尽来观看。看见行李沉重,货物堆积,传开了一片。」《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哥这番去,若是多抽丰得几十两银子,回来把父亲母亲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