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瑕(無瑕)  拼音:wú xiá
没有缺点瑕疵。《左传。闵公元年》:「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元。马致远〈新水令。四时湖水套〉:「四时湖水镜无瑕,布江山自然如画。」
《漢語大詞典》:同病
(1).患同一疾病。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张茜 《陈毅同志诗词选集编成题后》诗之一:“同病堪悲惟自勉,理君遗作见生平。”
(2).比喻遭遇相同。 唐 杜甫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诗:“窜身来 蜀 地,同病得 韦郎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君方同病,詎忍波累?”
(3).指遭际相同者。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参见“ 同病相怜 ”。
(4).有同样毛病、缺点。 明 李贽 《与弱侯书》:“今兄之认真,未免与僕同病,故敢遂以此説进。”
《國語辭典》:瑕疵  拼音:xiá cī
比喻缺点、毛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唐。韩愈〈进学解〉:「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也作「瑕颣」。
《國語辭典》:无疵(無疵)  拼音:wú cī
无过失、无毛病。唐。韩愈 读荀:「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
《國語辭典》:疾疢  拼音:jí chèn
疾病。《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计母生七十有六年,少苦操劳,中苦饥乏,老苦疾疢。」
《漢語大詞典》:纤瑕(纖瑕)
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的小毛病或人的小过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若乃尊贤隐讳,固 尼父 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 北齐 刘昼 新论·妄瑕:“是以 荆 岫之玉,必含纤瑕;驪龙之珠,亦有微纇。” 唐 韩愈 《月蚀》诗:“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浄无纤瑕。”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他年青史传,粹然无纤瑕。”
《國語辭典》:病源  拼音:bìng yuán
病发的原因。《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传。许胤宗传》:「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也作「病原」。
《國語辭典》:复发(復發)  拼音:fù fā
再度发生。《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到任不久,旧性复发,把老李之言,丢过一边。」
《漢語大詞典》:瑕垢
(1).耻辱;污点。 唐 杜甫 《入衡州》诗:“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唐 韩愈 《县齐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2).指玉石的斑疵。亦喻人的缺点、毛病。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语卷二:“琢磨瑕垢,发扬光綵,殆玉人之攻玉,锦工之机锦也。” 明 李东阳 《答陆鼎仪诲言》诗:“ 陆 君多雅怀,指我以瑕垢,翻然为起敬,竦立敛双肘。”
《漢語大詞典》:瑕颣(瑕纇)
瑕,玉上的斑点;纇,丝上的疙瘩。比喻事物的缺点、毛病。 唐 柳宗元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凡为六十七篇,命之曰《非国语》……思欲尽其瑕纇,以别白中正。” 元 蒋易 《〈极玄集〉序》:“盖当是时以诗鸣者,人有其集,製作虽多,鲜克全美,譬之握珠怀璧,岂得悉无瑕纇者哉。” 清 李楷 《〈嵞山集〉序》:“凡古人之不合於我者,輒訾其瑕纇。”
《國語辭典》:弊病  拼音:bì bìng
因处事不严谨而产生的缺失。《红楼梦》第七一回:「这两个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挑著弊病,便羞激怒了。」《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国家不裁釐捐,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
《國語辭典》:败笔(敗筆)  拼音:bài bǐ
1.用坏了的笔。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取了一管败笔,蘸饱了墨,把纸相了一会,一气就写了一行。」
2.书画或诗文中的疵病。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卷六。子弟诫》:「败笔涴墨,瘝子弟职。」《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从通部以至一回,乃至一句一字,都是从龙门笔法来的,安得有此败笔。」
《漢語大詞典》:无颣(無纇)
没有毛病。《淮南子·氾论训》:“ 夏后氏 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纇。” 高诱 注:“考,瑕衅也……纇,磐若丝之结纇也。”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铭》:“方琮有烛,圆珠无纇。”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盖明月之珠,不能无瑕,夜光之璧,不能无纇。”
分類:毛病
《漢語大詞典》:众疾(衆疾)
种种毛病。列子·仲尼:“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视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众疾,爵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分類:种种毛病
《國語辭典》:破绽(破綻)  拼音:pò zhàn
1.裂缝。元。方回〈登屋东山作〉诗:「坏屋如敝衣,随意补破绽。」
2.比喻事情或言语露出毛病或漏洞。《朱子语类。卷一○四。自论为学工夫》:「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却回头看释氏之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早共晚夫人见些破绽,你我何安?」也作「破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