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3,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祛卢
秦文
奇警
笔录
番书
逸文
颂赞
诉词
落款
删节
贬笔
燕然颂
条文
陪笔
野文
《漢語大詞典》:祛卢(佉盧)
亦作“ 佉楼 ”。
(1). 佉卢蝨吒 的省称。出三藏记集卷一:“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 梵 ,其书右行,次曰 佉楼 ,其书左行,少者 苍頡 ,其书下行。”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佉楼剏画演贝叶, 勃泥 进表写木皮。” 清 黄遵宪 《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昔闻 靺鞨 歌西乐,今见 佉卢 制左书。”
(2).借指横行书写的文字。 黄质 《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佉卢旁行竞 欧 化,变色风云惊叱咤。” 潘飞声 《寄尘社兄寄示海天诗话率题二十八字志佩》诗:“君为广大教化主,重译佉卢作正声。”
《漢語大詞典》:秦文
指 秦国 文字。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 秦始皇帝 初兼天下,丞相 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 秦 文合者。 斯 作仓頡篇、中车府令 赵高 作《爰歴篇》、太史令 胡毋敬 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分類:秦国文字
《漢語大詞典》:奇警
(1).谓机敏出众。宋史·王珪传:“ 珪 弱岁奇警,出语惊人。”
(2).指文字或言论含义新颖、深切。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一:“中 唐 诗以 韩 、 孟 、 元 、 白 为最。 韩 孟 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 鲁迅 《彷徨·孤独者》:“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住颇奇警。”
《國語辭典》:笔录(筆錄)  拼音:bǐ lù
1.用笔记载登录。如:「他随身带著一本笔记本,以便随时笔录心得感想。」
2.依据口述而记录下来的文字。如:「审判笔录」、「讯问笔录」。
《漢語大詞典》:番书(番書)
指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亦指用此种文字所写的文件、书信等。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玄宗 敕宣翰林学士,拆开番书,全然不识一字。” 清 金农 《游海会寺》诗:“经残未覩番书妙,佛古犹传塑像工。” 清 沈大成 《学福斋杂著·西洋测时仪记》:“大仪者,大圜也;小仪者,小圜也:皆番书。”
《漢語大詞典》:逸文
指散失的文章或文字。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庶几令逸文不坠於世,奇言不絶於今。” 唐 皇甫湜 《编年纪传论》:“必举其大纲,而简序事,是以多闕载,多逸文。”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通〉削繁序误》:“盖困学纪闻曾载庄子逸文,故 潜邱 补之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三篇:“然 唐 宋 人所引逸文,又有与今本鬻子颇不类者,则殆真非道家言也。”
《國語辭典》:颂赞(頌讚)  拼音:sòng zàn
颂美称赞。如:「大家对他的孝行颂赞不已。」
《漢語大詞典》:诉词(訴詞)
(1).诉讼词状。 宋 宋祁 《初到郡斋》诗之二:“攘臂贪丰粟,装怀倦诉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刘氏 与 吕大 大声叫屈,递上诉词。知县接上从头看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批阅》:“被告诉词及后有稟单,俱发该承附卷併审。”
(2).指诉苦的文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有一个卖帖子的,席地而坐。面前铺了一大张帖子的诉词。”
《國語辭典》:落款  拼音:luò kuǎn
在书画上题署姓名、字号、书写年月、诗句跋语等,皆称为「落款」。《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默诵此诗一遍,问香火道人:『此诗何人所作?没有落款。』」《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人瑞看了,说道:『好诗!好诗!为甚不落款呢?』」
《國語辭典》:删节(刪節)  拼音:shān jié
删去芜辞,使语句精简。如:「删节浮辞」。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查初白诗》:「初白古诗,微嫌冗长。……赐观侍卫射虎、楼敬思平蛮歌等作,虽气力沛然有馀,究须删节。」
《漢語大詞典》:贬笔(貶筆)
指曲折而意含贬抑的文字。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六:“两种情怀俱可谅,《阳秋》贬笔未宜多。”参见“ 春秋笔法 ”。
《國語辭典》:春秋笔法(春秋筆法)  拼音:chūn qiū bǐ fǎ
孔子作《春秋》,常以一字一语寓褒贬之义。故后世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寓「春秋笔法」。如:「这篇文章并没有春秋笔法,只是记录事实而已。」
《漢語大詞典》:燕然颂(燕然頌)
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谓在边塞战争中建立功勋。 唐 崔泰之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佇勒 燕然 颂,鸣騶计日归。” 唐 席豫 《秦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已勒 燕山 颂,犹闻遣戍篇。”参见“ 燕然铭 ”。
《漢語大詞典》:燕然铭(燕然銘)
亦称“ 燕山铭 ”。 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 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北周 王褒 《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燕然铭》。” 唐 王昌龄 《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唐 鲍溶 《秋思》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國語辭典》:条文(條文)  拼音:tiáo wén
法律或章程中分条说明的文字。如:「律师熟谙法律条文。」
《漢語大詞典》:陪笔(陪筆)
指陪衬的文字。 高阳 《玉座珠帘·天颜震怒》:“六款谏劝之中……最后‘勤学问’一款是陪笔;皇上只要能接纳前面五款,则进德修业,勤求学问,自为必然之事。”
分類:陪衬文字
《漢語大詞典》:野文
指在民间流传的文字。 唐 李鼎祚 《〈周易集解〉序》:“集 虞翻 、 荀爽 三十餘家,刊 辅嗣 之野文,补 康成 之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