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凛然(凜然)  拼音:lǐn rán
态度正直,人格严正。汉。杨恽 报孙会宗书:「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凛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也作「凛如」。
《漢語大詞典》:切切
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广雅·释训:“切切,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誾誾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
《國語辭典》:体貌(體貌)  拼音:tǐ mào
1.形体面貌。《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薛仁贵征辽事略》:「见仁贵凤姿端雅,体貌非俗。」
2.礼遇,以礼相待。《战国策。齐策三》:「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薛,而孟尝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國語辭典》:矜式  拼音:jīn shì
尊敬效法。《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程颐传》:「望擢以不次,使士类有所矜式。」
《漢語大詞典》:自下
(1).谦逊退让,敬重他人。晏子春秋·杂上五:“今者,妾见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唐 韩愈 《答冯宿书》:“故至此已来,剋己自下,虽不肖人至,未尝敢以貌慢之。” 明 文徵明 《侍御陈公石峰记》:“苟为自下,则非有越人之才者不能。”
(2).犹其下。《后汉书·殇帝纪》:“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专咎自下,非助我者也。”后汉书·袁术传:“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紈,厌粱肉,自下飢困,莫之简卹。”
《漢語大詞典》:爱敬(愛敬)
(1).亲爱恭敬。孝经·天下:“爱敬尽於事亲,而德教加於百姓。” 唐 元稹 《唐故京兆府周至县尉元君墓志铭》:“奉兄恭恭然,若童子之爱敬。”
(2).指亲爱恭敬之心。 清 刘大櫆 《问政书院记》:“养老以深其爱敬,乡射以正其容止。”
(3).喜爱敬重。后汉书·耿纯传:“ 纯 到国,弔死问病,民爱敬之。”《三国演义》第五五回:“ 玄德 又将金帛散给侍婢,以买其心,先教 孙乾 回 荆州 报喜。自此连日饮酒,国太十分爱敬。” 郭沫若 《念奴娇·怀念周总理》词:“统一九州,抗衡两霸, 中 外人爱敬。”
《国语辞典》:勇者  拼音:yǒng zhě
勇敢而值得敬重的人。如:「他不畏强权,敢于伸张正义,展现出勇者的风范。」
《國語辭典》:侧足(側足)  拼音:cè zú
1.因畏惧而不敢向前。《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远近侧足,莫敢纵恣。」《明史。卷三○七。佞倖传。江彬传》:「成国公朱辅为长跪,魏国公徐鹏举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
2.插足,干预其事。如:「这是我们自家兄弟的事,请你别侧足。」
《漢語大詞典》:侧立(側立)
(1).因敬重或戒惧而立在旁边。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持之以夙兴侧立,加之以先意承指。”北齐书·杨愔传:“太皇太后临 昭阳殿 ,太后及帝侧立。”宋史·孝宗纪一:“顷之,内侍掖帝至御榻前,侧立不坐。内侍扶掖至七八,乃略就坐。”
(2).位于旁边。 清 戴镜曾 《香山》诗:“ 香山 小而高,侧立 太湖 上。”
《國語辭典》:贵近(貴近)  拼音:guì jìn
居于显要地位且亲近君主的人。唐。白居易〈与元九书〉:「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
《國語辭典》:崇尚  拼音:chóng shàng
重视、讲究。《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崇尚勇力,不顾义理。」《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
《漢語大詞典》:盥手
洗手。古人常以手洁表示敬重。《成具光明定意经》:“读是经时,先施清浄水,盥手漱口,常令清浄。” 唐 陆龟蒙 《引泉》诗:“焚香礼真像,盥手披灵编。”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夫人盥手浄了,解开包揭起看时,是古老纸色。” 清 黄景仁 《暮归北山下》诗:“明朝脱经过,盥手陈江蘺。”
分類:洗手敬重
《國語辭典》:谨严(謹嚴)  拼音:jǐn yán
谨慎细密。唐。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誇。」《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内有一将郝超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
《國語辭典》:敬畏  拼音:jìng wèi
既恭敬又畏惧。《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及归家与妻言及,却与妻家有亲,是个极高洁古怪的女子,亲戚都是敬畏他的。」
《漢語大詞典》:尊礼(尊禮)
(1).尊崇礼法。礼记·表记:“ 周 人尊礼尚施。” 孔颖达 疏:“尊礼尚施者,谓尊重礼之往来之法,贵尚施惠之事也。”宋史·道学传一·张载:“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
(2).隆重的礼仪。国语·越语下:“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 韦昭 注:“言当卑约其辞、尊重其礼以求平。”一说,尊礼,撙礼。谓贬抑自己的身份,不敢以平等之礼相待。见 俞樾 群经平议·国语二“卑辞尊礼”。
(3).敬重而厚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如 燕 , 昭王 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 碣石宫 ,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北史·张彫武传:“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 张景仁 并被尊礼,同入 华元殿 ,共读春秋。”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宠遇:“ 太祖 尊礼 刘基 ,尝称老先生而不名。”
《國語辭典》:宾礼(賓禮)  拼音:bīn lǐ
1.古代五礼之一。为国际间的一种礼节。《周礼。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主客掌宾礼。凡蕃使朝贡,馆饩赐予,辨其贡道远迩、贡使多寡、贡物丰约以定。」
2.以宾客之礼相待。《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裴潜》:「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晋。陆机〈辩亡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國語辭典》:五礼(五禮)  拼音:wǔ lǐ
1.古代吉、嘉、宾、军、凶五种礼仪。《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礼,吉、凶、军、宾、嘉。」《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周公救乱,弘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2.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的礼。《书经。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汉。孔安国。传:「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