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接下
奉旨
授命
生受
容受
来享
禀命
受书
受廛
奉教
推出
受理
受册
受爵
肃奉
《国语辞典》:接下  拼音:jiē xià
1.接受、承担。如:「他接下艰钜的使命。」
2.对待臣民。《北史。卷七。齐本纪。显祖文宣帝》:「帝推诚接下,务从宽厚,事有不便者,咸蠲省焉,群情始服。」
《國語辭典》:奉旨  拼音:fèng zhǐ
接受帝王谕旨或上官旨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法司奉旨提到人犯,用起刑来。」《文明小史》第一回:「引见之后,奉旨记名。」
《國語辭典》:授命  拼音:shòu mìng
1.献出生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抱朴子。外篇。博喻》:「徇名者,不以授命为难。」
2.任命。如:「总统授命阁揆,综理国政。」唐。苏颋 依王公等请上尊号制:「朕闻天授命者,为天所予。人归德者,为人之主。」
3.赋予生命。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八。梁夫人嫕》:「皇天授命,育生明圣,托体陛下。」
4.接受命令。《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阎温》:「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列传三。童贯》:「君在京师时,亲授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也作「受命」。
《國語辭典》:生受  拼音:shēng shòu
1.难为、麻烦。明。高明《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多多的定害公公了,又教公公生受做甚么?」《三国演义》第八九回:「今辱弟造反,又劳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如此生受,孟节合该万死。」
2.难禁、难受。宋。黄庭坚 宴桃源。天气把人僝僽词:「镜中赢得销瘦。生受,生受,更被养娘催绣。」
3.辛苦、操劳。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苦也!我生受数年,只选得这包珠子。」
4.吃苦、受罪。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谢俺那侍长,见我生受多年,与了我一张从良文书。」《水浒传》第三回:「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子父二人流落在此生受。」
《國語辭典》:容受  拼音:róng shòu
包容、接受。《汉书。卷一○。成帝纪》:「博览古今,容受直辞。」《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不许停留无行止单身之人,谁人肯容受刘知远宿泊?」
《國語辭典》:来享(來享)  拼音:lái xiǎng
朝见天子并进贡物品。《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文选。扬雄。羽猎赋》:「移珍来享,抗手称臣。」
《國語辭典》:禀命(稟命)  拼音:bǐng mìng
承受命令。《左传。闵公二年》:「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也作「禀令」。
《漢語大詞典》:受书(受書)
谓接受文化教育。 明 唐顺之 《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君讳 性之 ,字 帅吾 , 一川 其号,自少受书於主事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七章:“我辈自束发受书,习知忠义二字。”
《漢語大詞典》:受廛
谓接受居地而为民。廛,一个男劳力所居住的屋舍。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元 成廷圭 《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作诗以叙其事》:“编民闢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卷五:“每年邻邦之人,前往其国,受廛为氓,以农商为事业者,必有数十万人。”
《漢語大詞典》:奉教
接受教导。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虽不佞,数奉教於君子矣。” 宋 吕祖谦 《答陈同甫书》:“委曲之教,极见诚意,自此谨当奉教。”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 郁离子 曰:‘唯唯,愿奉教。’”
《國語辭典》:推出  拼音:tuī chū
向社会大众介绍推展。如:「这家公司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新产品。」
《國語辭典》:受理  拼音:shòu lǐ
法律上指诉讼时法院认为有可诉的理由而接受处理。
《漢語大詞典》:受册
接受册命。 宋 洪迈 《夷坚甲志·伪齐咎证》:“伪 齐 受册之初,告天祝版,吏误书年号为 靖康 。” 宋 岳珂 桯史·李顺吴曦名谶:“较其即位受册之日不差毫髮。”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受册威仪定,传烽羽檄忙。”
分類:接受册命
《國語辭典》:受爵  拼音:shòu jué
1.饮酒。《周礼。天官。小宰》:「凡宾客赞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文选。张衡。南都赋》:「儇才齐敏,受爵传觞。」
2.接受爵位。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西游记》第一○回:「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
《漢語大詞典》:肃奉(肅奉)
恭敬地接受或遵奉。晋书·礼志下:“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隋炀帝 《设斋愿疏》:“肃奉明詔,暂輟监国,巡慰 淮扬 ,衔龥毗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