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讼牒(訟牒)  拼音:sòng dié
诉状的旧称。《宋史。卷三一。高宗本纪八》:「乙卯,初置临安府左右厢官,分掌讼牒。」
分類:诉状
《國語辭典》:词讼(詞訟)  拼音:cí sòng
诉讼。《淮南子。时则》:「审决狱,平词讼。」《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也作「辞讼」。
分類:诉讼诉状
《國語辭典》:文状(文狀)  拼音:wén zhuàng
告状的文书。《三国演义》第七○回:「吾教汝休去,汝取下文状要去;今日折尽大兵,尚不自死,还来做甚!」
《漢語大詞典》:告词(告詞)
(1).告身的文词。 宋 赵升 朝野类要·馀纪:“告词:有四六句者,有直文者,并书于告轴。然侍从以上,须是四六句行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王嘉叟 自 洪 倅召为光禄丞, 李德远 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於 景灵 幕次, 李 谓 王 曰:‘见公告词云:其鐫月廩,仍褫身章。’”
(2).诉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当下写就了一纸告词,竟到 幽州路 总管府来。”
《漢語大詞典》:诉牒(訴牒)
诉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张德远 以元枢輒受三省枢密院诉牒,虽是勋德重望,亦岂当如此!”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附录:“ 茅鹿门 云:‘吾作文时,屋瓦皆为动摇。’説得任鬙鬡可畏,想讼魁代人作诉牒时,当如此下笔。”
分類:诉状附录
《漢語大詞典》:讼牍(訟牘)
诉状。 宋 赵抃 《次韵程给事见寄》:“讼牘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考代书》:“以故观其讼牘,虽 皋陶 亦必裂眦;讯其口供,即 龙图 为之发笑。”
分類:诉状
《漢語大詞典》:词牒(詞牒)
诉状。 宋 司马光 《齐山诗呈王学士》:“君来踵其迹,词牒日清简。”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及 思诚 ,所至则延问穷民;遮道词牒,皆灼见廋隐,予夺中情。”
分類:诉状
《國語辭典》:手本  拼音:shǒu běn
1.用手抄写的书籍。
2.告状的文书。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廓子赉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
3.明清时门生见座师或下官见上官时所用的名帖。《水浒传》第二回:「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儒林外史》第七回:「正在沉吟,长班又送进一个手本,光头名字,没有称呼,上面写著『范进』。」也称为「手板」、「手版」。
《漢語大詞典》:草帖
(1).俗称“八字帖”。旧俗议亲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等的帖子,相对于定帖而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
(2).指旧时打官司用的诉状。楚剧《葛麻》第二场:“怒恼了 张大相公 ,二寸半宽的草帖,将你送到县衙,一撑杆撑断尔的狗腿。”
《國語辭典》:状纸(狀紙)  拼音:zhuàng zhǐ
1.诉讼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辨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2.印有法院规定诉状格式的纸。
《漢語大詞典》:呈状(呈狀)
即诉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不准呈状示式》:“每期准过呈状,付经管掛号。”评剧《铡阁老》:“你们状告 李堂 、 李洪 ,可有冤枉呈状啊!”
分類:诉状
《國語辭典》:首状(首狀)  拼音:shǒu zhuàng
1.出首告发。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既如此,相公请回,著家中嫡亲的人来首状。」也作「首告」。
2.诉讼告状的文书。《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老汉情愿到府中出个首状,若起不出真赃,老汉自认罪。」《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我如今替你把此情,先对赵家说了。赵家必定告状,再与你写一张首状,当官递去。」
分類:诉状
《漢語大詞典》:讼书(訟書)
诉状。后汉书·马援传:“书奏,帝召责 松 固 ,以讼书及 援 诫书示之。”隋书·张衡传:“有人诣 衡 讼宫监者, 衡 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
分類:诉状
《國語辭典》:阴状(陰狀)  拼音:yīn zhuàng
自杀的人用来申冤抒愤的遗书。
《漢語大詞典》:诉辞(訴辭)
诉状。晋书·刘隗传:“百姓諠譁,士女纵观,咸曰其寃。 伯 息 忠 诉辞称枉。”
分類: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