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回意(迴意)
改变意志。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广陵 太守 琅邪 赵昱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州郡请召,常称病不应。国相 檀謨 、 陈遵 共召,不起;或兴盛怒,终不迴意。”
分類:变意意志
《漢語大詞典》:壹意
(1).统一意志。史记·苏秦列传:“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壹意,则必无彊 秦 之患。”
(2).专心致志。汉书·食货志下:“宜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毋復以为币,除其贩卖租銖之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穀,使百姓壹意农桑。” 宋 曾巩 《中司授大中大夫制》:“是用进尔之阶,品在第四,俾尔纳忠宣力,得壹意於中司。” 清 西岷山樵 《〈野叟曝言〉序》:“屏絶进取,壹意著书。”
《漢語大詞典》:扬意(揚意)
(1).表达意志。《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殫於《九章》。” 王逸 注:“言己忧愁不解,乃叹唫《离骚》之经,以扬己志。”
(2).启迪情思。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
《國語辭典》:荡志(蕩志)  拼音:dàng zhì
排遣心志。《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漢語大詞典》:善驭(善馭)
(1).谓擅长驾驭车马。亦指擅长驾驭的人。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当世岂无騏驥兮,诚无 王良 之善驭。”史记·秦本纪索隐述赞:“ 造父 善驭,封之 赵城 。”
(2).善于驱遣,使人或物服从自己的意志行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缉盗又莫先于善驭捕役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夫所谓善驭者,岂严刑以督之,抑姑息以从事哉!”
《漢語大詞典》:天志
(1).天下之明法。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员。”
(2).天的意志。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
《漢語大詞典》:违意(違意)
违背意志。汉书·叙传下:“ 竇后 违意,考盘于 代 。” 颜师古 注:“此敍言 竇姬 初欲适 赵 ,而向 代 ,违其本意,卒以成乐也。”后汉书·郑玄传:“大将军 何进 闻而辟之。州郡以 进 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 玄 ,不得已而诣之。”
分類:违背意志
《國語辭典》:毅力  拼音:yì lì
坚定持久的意志。如:「恒心与毅力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漢語大詞典》:洪毅
谓意志远大,刚强果断。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度辽将军安定皇甫规》:“ 去病 外戚末属,一切武夫,尚能抗节洪毅;而 规 世家纯儒,何独负哉?”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一:“国初人物,洪毅沉鷙为有餘,浮华缘饰为不足,便立得功业,与中叶人物不同。”
《國語辭典》:铁心肠(鐵心腸)  拼音:tiě xīn cháng
心肠如铁。喻无情。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
《漢語大詞典》:金断(金斷)
比喻意志坚决。语本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孔颖达 疏:“金是坚刚之物,能断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 元 许有壬 《送马明初教授南归二十韵》:“心既同金断,胶因向漆投。” 明 何景明 《石斋歌》:“海内完名已玉成,平生贞志同金断。”
《漢語大詞典》:磨错(磨錯)
磨光锉平。多比喻磨炼意志。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虽然,世之操纵方圆,雕琢技能,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死往生来不能絶也。”《唐明律合编·私铸铜钱》:“磨错成钱令薄小者,徒一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捣蚯蚓成浆,以箭括淬之,其锋之銛利,过於磨错。”
《國語辭典》:百鍊钢(百鍊鋼)  拼音:bǎi liàn gāng
经过多次锻鍊的钢铁。比喻意志坚强。也作「百鍊铁」、「百鍊刚」。
《漢語大詞典》:硬寨
(1).坚固的营垒。辽史·百官志一:“ 辽 之先世,未有城郭、沟池、宫室之固,毡车为营,硬寨为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土司·夷妇宣淫叛弑:“ 阿保 復欲害其母子而併其地,乃于 安南 城外筑 阿先 硬寨,自率兵守之。”
(2).比喻坚定的立场与意志。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学问门:“如二十岁觉悟,便从二十岁立定脚跟做去;三十岁觉悟,便从三十岁立定脚跟做去;便年八九十岁觉悟,亦当据定见立定硬寨做去。”
《國語辭典》:决心(決心)  拼音:jué xīn
1.拿定主意。如:「几经思量,她决心皈依佛门。」也作「决意」。
2.坚定不移的意志。如:「只要下定决心,必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