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马头娘(馬頭娘)  拼音:mǎ tóu niáng
神话传说中的蚕神。相传为一披著马皮的少女幻化而成,民间宫庙中有其塑像,供人祈求蚕桑平安。见《太平广记。卷四七九。蚕女》。也称为「马明王」、「马明菩萨」。
《國語辭典》:马明王(馬明王)  拼音:mǎ míng wáng
蚕神的别称。参见「马头娘」条。《通俗编。神鬼引七修类稿》:「所谓马头娘,本荀子蚕赋:『身女好而头马首。』一语附会,俗称马明王。明王,乃神之通号。」《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六出》:「(末)不亏了口。我那神道威!(净睁眼作威)(丑)怎比马明王?」
分類:戏文
《國語辭典》:纯情(純情)  拼音:chún qíng
感情专一、诚挚。也指专一、诚挚的感情。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对于心中爱慕的对象总是十分纯情。」《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乾,上出为鬼。」
《漢語大詞典》:赛娘(賽娘)
美丽的少女。赛,蒙语的译音,谓好;娘,少女。 元 曲中常用以给少女取名。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俺两个 僧住 、 赛娘 便是,俺父亲迭配 沙门岛 。”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这 郑孔目 拿定了 萧娥 胡做,知他那里去了赛娘、僧住。”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二折:“我如今知他是死也活也, 僧住 、 赛娘 儿呵,知他是有也没也?”
《漢語大詞典》:宜春面
梳有宜春髻的脸容。常以借指少女的青春容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呵,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 清 王又曾 《解语花·剪綵》词:“菱镜开华胜亲簪,现出在宜春面。”
《漢語大詞典》:春缬(春纈)
形容少女红润的面色。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明 杨基 《金陵对雪用苏长公聚星堂禁体韵》:“脂凝香靨罢晨粧,脸晕微涡散春纈。”
《漢語大詞典》:鱼娃(魚娃)
渔家少女。 清 姚燮 《壶中天·乌篷船》词:“还爱娇小鱼娃,柁楼罢饭,照水斜兜鬢。”
分類:渔家少女
《漢語大詞典》:僮女
童女,少女。史记·乐书:“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暤》,冬歌《玄冥》。”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槖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劒。”
分類:童女少女
《漢語大詞典》:闺艳(閨豔)
亦作“ 闺艷 ”。 美丽的少女。 唐 刘言史 《七夕歌》:“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明 袁宏道 《桃花流水引》之二:“云里自然清格少,但凭闺艷作仙人。”
分類:美丽少女
《漢語大詞典》:红灯照(紅燈照)
亦称“ 红灯罩 ”。 清 末义和团组织未婚少女,穿红色衣履,左手执红灯,右手执红纸折迭扇,登坛拜神,号称尊崇 黄莲圣母 ,进行反侵略活动,称“红灯照”。《中国历代农民问题文学资料·〈义和团歌谣〉之一》:“女的红灯照,男的义和拳;赶也赶不散,捉也捉不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红灯照是义和拳的姊妹们,道行比义和拳还高,是 黄莲圣母 的徒弟。”《中国歌谣资料·先有义和团》:“先是义和团,后有红灯罩。”
《國語辭典》:娅鬟(婭鬟)  拼音:yà huán
婢女。《水浒传》第四回:「金老下来,叫了家中新讨的小厮,分付那个娅鬟一面烧著火。」
《漢語大詞典》:同年妹
浙江 江山 一带称船家少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同年嫂:“ 江山 船妇曰‘同年嫂’,女曰‘同年妹’,向不解其义,询之舟人,曰:‘凡业此者,皆 桐庐 严州 人,故名 桐 严 曰同年,字之讹也。’”
《國語辭典》:伴姑  拼音:bàn gū
农村姑娘的通称。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二折:「伴姑儿,你等我一等波。」
《漢語大詞典》:发丫(髮丫)
少女发式。 宋 梅尧臣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诗:“ 谿山 小女儿,姹姹两髮丫。”
分類:少女发式
《國語辭典》:有女怀春(有女懷春)  拼音:yǒu nǚ huái chūn
指女子春情发动,爱慕心喜对象的情思。语本《诗经。召南。野有死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七出:「也终须石见水清,今日且休猜有女怀春。」
《漢語大詞典》:昙笼(曇籠)
明 代 蜀 中少女的头巾名。 明 杨慎 谭苑醍醐·巾帼:“巾幗,女子未笄之冠, 燕京 名云髻, 蜀 中名曇笼,盖笑其坚壁不出,如闺女之匿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