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旁
(1).四门之旁。《周礼·考工记·匠人》:“四旁两夹窗。” 贾公彦 疏:“四旁者,五室室有四户,四户之旁皆有两夹窗,则五室二十户,四十窗也。”
(2).四近,四周。荀子·大略:“欲近四旁,莫如中央。” 郭沫若 《杨柳赞》诗:“杨呵柳!柳呵杨!把你劈成尺五长,插进四旁两头长。”
(3).指村旁、宅旁、道旁、水旁。《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四旁种树,绿化处处。”
(4).四极,四境。周髀算经卷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 赵爽 注:“四旁,犹四极也。随地穹窿而高,如盖笠。”
《國語辭典》:门堂(門堂)  拼音:mén táng
门旁的堂屋。如:「站在门堂前,欣赏著庭园的花草,令人心旷神怡。」
《漢語大詞典》:国子学(國子學)
即国子监。晋书·职官志:“及 咸寧 四年, 武帝 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唐 宋 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元 代设国子学、 蒙古 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参见“ 国子监 ”、“ 国子 ”。
《漢語大詞典》:廊房
(1).厅堂周围的房舍。《再生缘》第七回:“清幽庭院飞春燕,寂静廊房掛綉帘。”
(2). 明 自 永乐 十八年建都 北京 ,于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修建几千间民房和铺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货,谓之廊房。 明 高明 《琵琶记·两贤相遘》:“小人管许多廊房,并没有这个人。”参阅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河》
《漢語大詞典》:四门学(四門學)
古代学校名。 北魏 正始 四年创立四门小学,初设于京师四门,后与太学同在一处。 唐 代四门学为大学,隶国子监,传授儒家经典,性质与国子学、太学同,惟学生家庭出身品级较低。 隋 代及 北宋 亦设四门学,存在时间很短。 元 以后废。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国语辞典》:房车(房车)  拼音:fáng chē
专供人乘坐的汽车,多以三厢四门为主,故称房车。如:「本公司推出新款房车,造型美观大方。」
《国语辞典》:不舍昼夜(不舍昼夜)  拼音:bù shě zhòu yè
日夜不停,持续不断。《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唐。张说〈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故每外和内厉,元元本本,学者如斯,不舍昼夜。」也作「不舍昼夜」。
《国语辞典》:旅行车(旅行车)  拼音:lǚ xíng chē
一种汽车车型。有两门、四门二种,后座的后面拥有宽大空间,可以放置行李或货物。必要时可以将后座放下,以增大行李室的空间。因便于外出旅行,故称为「旅行车」。
小乘四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所判。一小乘有门,发智六足论等之所说。二小乘空门,成实论之所说,三小乘亦有亦空门,毗勒论之所说,四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之所说。
四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也。门者能通之义,依此四者,得入真性实相之记,故曰门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于曼陀罗之方位以东南西北次第,配于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法,故东门云发心门,乃至北门云涅槃门。今葬场四门之额,铭此四法,即由此出也。又四门者,为常乐我净之四德,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世亲摄论十五曰:「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譬法界真如总有四德,谓常乐我净,于众华中最大最胜,故名为王。」常为东方大圆镜智,又名金刚智,金刚常住不坏,故比之以莲华之香,香主遍至之德,横遍十方,竖遍三世,是为常住之义,外四供中以香为东方,即此意也。乐为南方平等性智,南方自宝部,宝珠雨种种之财,人得而乐之,故比之以莲华可爱之德。我为西方妙观察智,阿弥陀名观自在王如来,我即自在之义,故比之以莲华柔软之德,净为北方成所作智,释迦乘无住涅槃之理,出于五浊恶世之中,曾不染生死之妄法,故比之以莲华清净之德。见秘藏记钞六。此四门有胎藏金刚之别,胎藏界之坛门称曰金刚门,顶间画金刚,金刚界之坛门,称曰莲华门,画莲华,是金刚为智,以理为能入,胎藏为理,以智为能入之标帜也。
四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家之四教配于四门也。四教仪四曰:「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道,然随教立义,必应逐便。若三藏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有门。通教之四门中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空门。别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亦有亦空门。圆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非有非空门。」
藏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藏教俱修析空观而證偏真之理,此有四门:一有门,有部宗(旧曰毗昙宗)是也,以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故也。二空门,成实宗是也,以立三假而空我法之二者故也。三亦有亦空门,毗勒论是也,以双照实有与空理故也。四非有非空门,那陀迦旃延经是也,以双非有空故也。毗勒论迦旃延经不来此土,依智度论而知之。见止观六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四门)附录。
通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教虽同学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观法四门不同:一有门,又云实门,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门,又云不实门,谓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三亦有亦空门,又云亦实亦不实门,双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门,又云非实非不实门,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双遮空有而入道也。四教仪三曰:「通教四门者,即是智度论明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佛于此四句广说第一义悉檀。」
别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别教缘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业,此有四门不同:一有门,观虚妄之色尽,别有妙色,名为佛性也。二空门,观如来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门,双观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门,观但中法性之理,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也,见止观六等。
圆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教以万法圆融之故,门门各立之义不可有。然于一法之上非无四门入理之异:一有门,观见思之假即是法界,具足一切佛法,是三谛相即之假也。二空门。观一切之法不在因,不属缘,我及涅槃亦皆空,是三谛相即之空也。三亦有亦空门,空假相即,故为亦有亦空,是空假相双之中也。四非有非空门,见思即法性故见思非有,法性即见思故法性非空,是双非空假之中道也,见止观六。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说圆教有四门,即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