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啃骨头(啃骨頭)  拼音:kěn gú tou
一点一点地咬骨头上难以脱落的肉。比喻事情进展缓慢。如:「这件工作推行起来,阻力甚大,相当棘手,就好像啃骨头一般,须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国语辞典》:腿骨  拼音:tuǐ gǔ
通指大、小腿的骨头。如:「他出了车祸,腿骨被撞断了,只好住院疗养。」《清史稿。卷四七七。循吏列传二。李渭》:「林县富室殴人死,赂尸属以病死报。渭验尸腿骨尽碎,治如律。」
《國語辭典》:肥源  拼音:féi yuán
可做为肥料物质的总称。如人畜的粪便、动物的骨头、绿肥作物、榨油后剩下的油饼以及某些矿物质。
《國語辭典》:骨胶(骨膠)  拼音:gǔ jiāo
动物的骨头熬成的胶状物质,可以做黏合剂。
《漢語大詞典》:骨榇(骨櫬)
死人埋葬后经过腐烂剩下来的骨头。亦借指尸体。《西游记》第三八回:“他但有言语,就将骨櫬与他看,説:‘你杀的是这个人!’”
《國語辭典》:胛骨  拼音:jiǎ gǔ
人体背部上方外侧的骨头,左右各一,呈三角扁平形,与锁骨、肱骨构成肩关节。也称为「肩胛骨」。
《国语辞典》:趾骨  拼音:zhǐ gǔ
足骨前端的骨头。拇趾由两块骨头组成,其馀四脚趾各由三块骨头组成,左右各十四块骨头。
《國語辭典》:贼骨头(賊骨頭)  拼音:zéi gú tou
骂人奸邪狡猾。《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劳航芥正在和家人小子们说这人是贼骨头,不这个样子,他那里肯赔这二百块钱。」
《漢語大詞典》:灼占
烧灸动物骨头以占卜。 清 余庆远 《维西见闻记·物器·羊骨卜》:“辽史载 契丹 以羊骨灼占,谓之羊卜。”
《國語辭典》:脱位(脫位)  拼音:tuō wèi
由于先天性的关节发育不全、病变或外伤等原因,导致组成关节的各个骨头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应关系,称为「脱位」。也称为「脱臼」。
《漢語大詞典》:痛心切骨
(1).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子负心太甚,即 王魁 、 李益 ,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衔恨非一朝一夕矣。”
(2).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只有那疏疏密密的枯枝,时时战颤,忍着百般痛心切骨的苦恼,静待遥远未来的春意呢。”
《國語辭典》:膝盖骨(膝蓋骨)  拼音:xī gài gǔ
膝窝前倒三角形的小骨。也称为「膑骨」。
《国语辞典》:连皮带骨(连皮带骨)  拼音:lián pí dài gǔ
1.包括皮与骨头。如:「这里的羊肉炉以连皮带骨、真材实料来招揽顾客。」
2.比喻全部。《红楼梦》第五七回:「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
分类:骨头
《国语辞典》:刮骨去毒  拼音:guā gǔ qù dú
一种传说中,用利刀刮除骨头上毒物的疗伤法。如:「相传华佗曾为关公刮骨去毒,治好箭伤。」
《国语辞典》:槁骨腐肉  拼音:gǎo gǔ fǔ ròu
乾枯的骨头,腐烂的皮肉。指死人的尸体。《淮南子。齐俗》:「以为穷民绝业,而无益于槁骨腐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