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8,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顿尔
顿息
顿兵
顿顿
顿颡
供顿
顿置
顿绝
顽顿
顿渐
南顿
顿隔
顿递
陡顿
顿入
《漢語大詞典》:顿尔(頓爾)
犹突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张驎 酒后挽歌甚悽苦, 桓车骑 曰:‘卿非 田横 门人,何乃顿尔至致?’”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逮作者之书事也,乃没 吴 蜀 号諡,呼 权 备 姓名,方於 魏 邦,悬隔顿尔,惩恶劝善,其义安归?” 清 黄宗羲 《与顾梁汾书》:“所谓百觔担子,顿尔落地;又如电光一闪,透体通明。”
分類:突然
《國語辭典》:顿息(頓息)  拼音:dùn xí
1.停下来休息。《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閒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2.突然停止。《三国演义》第二回:「但见空中纸人草马,纷纷坠地,风雷顿息,砂石不飞。」
3.深深叹息貌。明。冯梦龙《智囊补。卷二二。兵智部。赵臣》:「璋大惊,顿息曰:『今日非赵君,我族矣!』」
《漢語大詞典》:顿兵(頓兵)
(1).驻屯军队。后汉书·耿弇传:“若先攻 西安 ,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 岐 梁 下,却跨沙漠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惟 老官屯 有贼垒,为前岁 额尔登额 顿兵处。”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五个月的战争,使 德 军既没有打进 高加索 油田,也没有打下 斯大林格勒 ,迫使 希特勒 顿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损失甚大,陷于僵局。”
(2).停战,按兵不动。 三国 蜀 诸葛亮 《绝盟好议》:“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周书·贺拔胜传:“大王帝室藩维,与国休戚,受任征讨,理宜唯敌是求,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明 刘基 《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女辈虽非与盗通,然顿兵玩寇,以致蔓延,不为无罪。”
(3).损坏兵器。谓打仗而有损失。顿,通“ 钝 ”。《左传·昭公十五年》:“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 杨伯峻 注:“ 襄 四年《传》:‘甲兵不顿。’ 孔 疏:‘顿谓挫伤折坏。’此同。兵指兵器。” 汉 王充 论衡·福虚:“使 宋 楚 之君合战顿兵,流血僵尸,战夫禽获。”孙子·谋攻“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宋 张预 注:“以完全立胜於天下,故无顿兵血刃之害,而有国富兵强之利。”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制胜》:“太守 张文锦 ,与守备 杨鋭 等合谋,令军士鼓譟,登城大駡,激怒逆 濠 ,使顿兵挫鋭于坚城之下。”
《漢語大詞典》:顿顿(頓頓)
诚恳敦厚貌。顿,通“ 敦 ”。荀子·王制:“我今将顿顿焉,日日相亲爱也。” 王先谦 集解:“礼·乐记‘敦乐而无忧’,注:‘敦厚也。’重言之曰敦敦。顿顿犹敦敦,相亲厚之意也。”
分類:诚恳敦厚
《國語辭典》:顿颡(頓顙)  拼音:dùn sǎng
1.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多行于请罪、投降之时。《国语。吴语》:「句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汉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
2.点点头。是登台时向观众打招呼的表示。唐。白行简《李娃传》:「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恃其夙胜,顾眄左右,旁若无人。」
《漢語大詞典》:供顿(供頓)
(1).供给行旅宴饮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谏灵太后幸嵩高表》:“供顿候迎,公私扰费。” 唐 元稹 《连昌宫词》:“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范槚》:“ 景 藩役兴,王舟涉 淮 ,从 彭城 达於 宝应 ,供顿千里。” 清 张杓 《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客兵既苦於驰驱,地主亦劳於供顿。”
(2).设宴待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朞……常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
(3).指饮食。旧唐书·王翃传:“ 翃 备供顿,肉败粮臭,众怒以叛。”
《漢語大詞典》:顿置(頓置)
(1).犹拐角。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且为生述自 东察院 至 扶风桥 路径,顿置曲折,无纤毫误。”
(2).犹趸批。顿,用同“ 躉 ”。 清 冯桂芬 《用钱不废银议》:“盖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
分類:拐角
《國語辭典》:顿绝(頓絕)  拼音:dùn jué
遽然抖断。《西游记》第三○回:「他忍不住,顿绝缰绳,抖松鞍辔,急纵身,忙显化,依然化作龙。」
分類:顿然断绝
《漢語大詞典》:顽顿(頑頓)
犹顽钝。圆滑无骨气。顿,通“ 钝 ”。汉书·陈平传:“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顿耆利无耻者亦多归 汉 。” 颜师古 注:“顿读曰钝。”《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一个男子,到这等没志气的田地,真也是顽顿无耻!” 章炳麟 《箴新党论》:“若夫呵殿出门,登坛自詡,以其爵命夸燿诸生,而祝其取青紫如拾芥者,则新党虽顽顿无耻,犹必噤口不言。”
《漢語大詞典》:顿渐(頓漸)
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 隋 慧远 维摩义记卷一:“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受处一,是故对斯二人所説为菩萨藏,圣教虽众不出此二。”《坛经·顿渐品》:“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 能 北 秀 ,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开顿渐者,欲依其根;设戒律者,将摄乎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参见“ 顿悟 ”、“ 顿教 ”。
《國語辭典》:南顿(南頓)  拼音:nán dùn
中国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后,分成南、北两宗。南宗禅法以机缘成熟,瞬间开悟,故称为「南顿」。《景德传灯录。卷九。京兆大荐福寺弘辩禅师》:「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
《韵府拾遗 陌韵》:顿隔(顿隔)
骆宾王请陪封禅表岂可使稷下遗氓顿隔陪封之礼淹中故老独奉告成之仪
《漢語大詞典》:顿递(頓遞)
置备酒食邮驿以供军用谓之顿递。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据 严礪 元和 二年六月举牒称:‘ 绵 剑 两州供 元和 元年北军顿递,费用倍多。量於 梓遂 两州秋税外,加配上件钱米,添填 绵 剑 两州顿递费用者。’”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元年:“ 李克用 牒 河东 ,称奉詔将兵五万讨 黄巢 ,令具顿递, 郑从讜 闭城以备之。” 胡三省 注:“缘道设酒食以供军为顿,置邮驛为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帝发 建康 ,遣户部侍郎 叶份 先按视顿递。”
《國語辭典》:陡顿(陡頓)  拼音:dǒu dùn
突然改变。宋。柳永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词:「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董西厢》卷五:「自与兄别来,彷佛十馀日,甚陡顿肌肤消瘦添憔悴。」也作「斗顿」。
分類:突然劳困
《漢語大詞典》:顿入(頓入)
谓顿然领悟。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此事虽大,而路径万千,有顿入者,有渐入者。”参见“ 顿悟 ”。
分類:顿然领悟
《國語辭典》:顿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语:(1)谓在一时间證得真理。《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2)證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