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交仗
作战;打仗。京剧《渡阴平》第十五场:“二次命他去交仗,不知谁胜与谁强。”
《漢語大詞典》:猎火(獵火)
(1).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唐 李白 《大猎赋》:“羽毛扬兮九天絳,猎火燃兮千山红。” 明 陈束 《咸宁山中雪霁晚行》诗:“田空猎火还,林冻栖乌警。”
(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 唐 高适 《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 狼山 。” 蒋士超 《出关至沈阳作》诗之二:“不关猎火 狼山 照,丛木如燐夜放光。”
《漢語大詞典》:矢石
(1).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左传·襄公十年:“ 荀偃 、 士匄 帅卒攻 偪阳 ,亲受矢石。”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尺寸之报,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
(2).指战争,打仗。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復受次赏。”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孟子 不以矢石为功, 扬云 不以治民益世,求仁而得,不亦可乎!”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天子抑其言,而讲和之策遂定焉。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
《漢語大詞典》:作战(作戰)
军队之间的对敌行动。通常指打仗。孙子《作战》篇。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他接着说:‘你们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性很强。’”
《漢語大詞典》:休马(休馬)
放马。谓不打仗。史记·留侯世家:“休马 华山 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参见“ 休牛归马 ”。
分類:不打打仗
《漢語大詞典》:休牛归马(休牛歸馬)
亦作“ 休牛散马 ”。 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隋书·薛道衡传:“於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宋 卢多逊 《新修周武王庙碑》:“岂直休牛归马,但美於偃兵,保大定功,空歌於成德者哉!”
《漢語大詞典》:落马
落下马鞍。也比喻打仗或竞赛失败。例如:中箭落马。
江湖黑话指被逮捕
《漢語大詞典》:动兵(動兵)
谓兴兵打仗。汉书·魏相传:“今边郡困乏……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
《漢語大詞典》:上阵(上陣)
(1).上战场打仗。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常言道上阵无过父子军,只待一鞭儿把番兵杀尽,扶宇宙定乾坤。” 许地山 《女国士》:“我们是种地的人,若是土地丢失了,岂不要白白饿死?种地的人们更应当上阵去保卫国土。”
(2).用以比喻亲身参加某种活动。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牌打到西风圈, 大赤包 连坐三把庄。她发了话:‘ 瑞丰 ,你来替我吧……’ 瑞丰 真想上阵。” 杜鹏程 《延安人》:“老太太一走到停车场,搬运工人们都互相丢眼色,仿佛说:‘小心!老太太上阵了!’”
《漢語大詞典》:轻战(輕戰)
(1).谓轻忽战事,不怕打仗。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国 殷富,士卒乐軼轻战,於是遂以 乐毅 为上将军,与 秦 、 楚 、 三晋 合谋以伐 齐 。”
(2).谓轻率出战。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从者聚羣弱而攻至彊,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数举兵,危亡之术也。”晋书·姚兴载记上:“ 苻登 穷寇,宜持重,不可轻战。” 清 李渔 《风筝误·坚垒》:“贼兵破竹而来,机锋正鋭,我军不可轻战。”
《漢語大詞典》:发鞍(發鞍)
亦作“ 发鞌 ”。 卸下马鞍。指停止打仗。后汉书·袁绍传:“ 绍 在后十数里,闻 瓚 已破,发鞌息马,唯卫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许人。” 晋 刘琨 《扶风歌》:“繫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漢語大詞典》:顿兵(頓兵)
(1).驻屯军队。后汉书·耿弇传:“若先攻 西安 ,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 岐 梁 下,却跨沙漠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惟 老官屯 有贼垒,为前岁 额尔登额 顿兵处。”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五个月的战争,使 德 军既没有打进 高加索 油田,也没有打下 斯大林格勒 ,迫使 希特勒 顿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损失甚大,陷于僵局。”
(2).停战,按兵不动。 三国 蜀 诸葛亮 《绝盟好议》:“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周书·贺拔胜传:“大王帝室藩维,与国休戚,受任征讨,理宜唯敌是求,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明 刘基 《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女辈虽非与盗通,然顿兵玩寇,以致蔓延,不为无罪。”
(3).损坏兵器。谓打仗而有损失。顿,通“ 钝 ”。左传·昭公十五年:“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 杨伯峻 注:“ 襄 四年《传》:‘甲兵不顿。’ 孔 疏:‘顿谓挫伤折坏。’此同。兵指兵器。” 汉 王充 论衡·福虚:“使 宋 楚 之君合战顿兵,流血僵尸,战夫禽获。”孙子·谋攻“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宋 张预 注:“以完全立胜於天下,故无顿兵血刃之害,而有国富兵强之利。”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制胜》:“太守 张文锦 ,与守备 杨鋭 等合谋,令军士鼓譟,登城大駡,激怒逆 濠 ,使顿兵挫鋭于坚城之下。”
《漢語大詞典》:打仗
进行战争;进行战斗。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朝廷不使饿兵,目下边报警急,若要打仗,我们是不去的。” 丁西林 《等太太回来的时候》第四幕:“怎么你还在外国读书,不回去打仗去?”
《漢語大詞典》:炮灰(砲灰)
比喻被迫参加非正义战争而送命的士兵。 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破仑与隋那》:“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半夜里查户口,一个说不对劲儿,轻了把你拉去当壮丁,当炮灰。” 毛泽东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人民如果不愿充当帝国主义的炮灰,他们就一定会起来用各种方式去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1).炮火烧剩的灰烬。 张天翼 《仇恨》:“他们家里没了吃的,他们的家成了砲灰。”
(2).比喻被迫去打仗送死的士兵。 卞之琳 《咬手指写血书断手骨拿体格不合证》诗:“他们逼大家不能断手骨,好装满开出远洋的砲灰船。”
《漢語大詞典》:接仗
交战,打仗。 太平天囯 林凤祥 等《报告北伐战况禀》:“卑职统带兵将於五月初九日至 归德城 ,有妖营盘三个,前来接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天明至 高陂 ,朝食未毕,乡民聚集千餘人,与官兵接仗至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南朝的兵将,从前遇到我军,有时一接仗就溃了,有时不等接仗就逃了,总是避战。”
《漢語大詞典》:沙袋
(1). 辽 金 时的一种刑具。用牛皮缝成长六寸,阔二寸,略似鞋底的袋,内装沙子,再连以尺把长的木柄,用以击打罪犯。 宋 宇文懋昭 《金志·科条》:“当其有国之初,刑法竝仍 辽 制,常刑之外,又有一物曰沙袋,以革为囊,实以沙石,繫於杖头。人有罪者,持以决其背……自 熙宗 立,始加损益,首除沙袋之制。”辽史·刑法志上:“有重罪者,将决以沙袋,先于脽骨之上及四周击之……沙袋者, 穆宗 时制,其制用熟皮合缝之,长六寸,广二寸,柄一尺许。”
(2).装着沙的袋子。大小不一,用于儿童游戏、打仗作掩护、防洪、防火、体育锻炼等。 冰心 《寄小读者》七:“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过后又绝然不玩了。”
(3).方言。指为调节电灯灯头悬挂高低而装置的瓷瓶。因内装沙子,故称。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一》:“一个电灯的另件,我叫得出六样:花线,灯泡,灯罩,沙袋,扑落,开关。但这是 上海 话,那后三个,在别处怕就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