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青竹
(1).青翠的竹子。 唐 越溪杨女 谢生 《联句》:“珠帘半牀月,青竹满林风。”
(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 唐 李颀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五代 齐己 《潇湘》诗:“毕竟输他老渔叟,緑簑青竹钓浓蓝。”
(3).借指青史。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 仇兆鳌 注:“青竹,即青简。”
《漢語大詞典》:骑青竹(騎青竹)
见“ 骑竹 ”。
《漢語大詞典》:骑竹(騎竹)
(1).后汉书·郭伋传:“ 伋 前在 并州 ,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唐 刘禹锡 《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宋 危西麓 《风流子·郭县尹美任》词:“看父老裊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元 赵孟俯 《送柳汤左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亦作“ 骑青竹 ”。 唐 杜甫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诗:“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从仙人 壶公 入深山学道,后“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宋 赵彦瑞 《念奴娇·中秋》词:“归来一笑, 葛陂 还访骑竹。”
(3).见“ 骑竹马 ”。
《漢語大詞典》:对青竹(對青竹)
竹名。《绍兴府志·物产·竹属》:“对青竹,《成都古今记》:‘竹黄而沟青,每节若间出。此竹惟 会稽 颇多,彼人呼为黄金间碧玉;今或称闪竹,又曰间竹,又云越闪竹。’剡録:‘越闪竹即对青竹。’” 宋 宋祁 《对青竹赞》:“翠沟如画,间竹相偶;挺美不凡,取贵中圃。”
分類:竹名
《国语辞典》:赤尾青竹丝(赤尾青竹丝)  拼音:chì wěi qīng zhú sī
动物名。一种蛇。爬虫纲有鳞目。背部呈草绿色,尾部赤色,体长约一尺七寸,含剧毒,常栖息在草树丛中。
《国语辞典》:青竹丝(青竹丝)  拼音:qīng zhú sī
动物名。爬虫纲有鳞目。背部呈草绿色,体长约一尺七寸,常栖息在草树丛中。也称为「青蛇」、「竹叶青」。
《漢語大詞典》:丹青竹
竹名。《广群芳谱·竹谱一·竹一》:“丹青竹,叶黄碧丹相间,出 熊耳山 。”
分類:竹名
《漢語大詞典》:青竹飙(青竹飆)
一种青色善跳的蛇。 周立波 《调皮角色》:“‘有不咬人的蛇吗?’胖姑娘问他。‘有呀,山溜公就不害人……山里还有青竹飙,一见到人,飙起好高。’”
分類:青色
《漢語大詞典》:青竹丹枫(青竹丹楓)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因以“青竹丹枫”借指南北。 宋 朱敦儒 《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词:“君向 楚 ,我归 秦 ,便分路青竹丹枫。”
《國語辭典》:苍筤(蒼筤)  拼音:cāng láng
初生的竹。《易经。说卦》:「震为雷、为龙……为苍筤竹。」唐。孔颖达。正义:「苍筤竹,竹初生之时,色苍筤,取其春生之美也。」
《漢語大詞典》:青筠
(1).青竹。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帷有黄髮老叟五人……手握青筠之杖,与 聃 ( 老聃 )共谈天地之数。”
(2).喻坚贞的志节。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敢不洁清冰雪,自託青筠;益当奋励羽毛,不虚苍隼。”
《漢語大詞典》:篬筤
竹色苍翠貌。 唐 崔融 《瓦松赋》:“竹篬筤而正色,树连理而相加。”
指青竹。 清 陶澄 《泛舟经岳阳长沙效西昆体》:“篬筤谷口云气鲜,此中岁月容高眠。”
《國語辭典》:汗青  拼音:hàn qīng
1.一种古代制作竹简的程序。参见「杀青」条。
2.书册、史简。《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每记一事,载一言,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头白可期,汗青无日。」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漢語大詞典》:汗青头白(汗青頭白)
谓书成人老。语出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明 张居正 《纂修事宜疏》:“庶人有定守,事易考成,在各官可免汗青头白之讥,而臣等亦得以逭旷职素飱之咎矣。”
分類:成人
《漢語大詞典》:青光
(1).绿荧荧的光色。太平广记卷六引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东方朔:“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 张天翼 《新生》:“那盏蓝泡子的电灯发着青光,跟柠檬黄的粉墙混成一种惨绿色。”
(2).借指发着绿荧荧光色的灯。即青灯。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青光歇灭,赤籙衰微。”
(3).指绿色。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帝出于震,日衣青光。” 李善 注引 宋衷 曰:“木神,以其方色衣之。”
(4).指光滑的青竹皮。 唐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诗之二:“斫取青光写 楚 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王琦 汇解:“刮去竹上青皮,而写 楚 辞於其上。”
(5).犹春光、光阴。 唐 李涉 《与弟渤新罗剑歌》:“青光好去莫惆悵,必斩长鲸须少壮。”
《國語辭典》:竹夫人  拼音:zhú fū rén
古时消暑的器具。由光滑精细的竹皮编制成长圆形的竹笼,笼长大约五尺,径宽五、六寸,一端有底,一端开口,可置于床席间,可憩臂休膝,作用如今天的抱枕。四周有空隙,可吸收汗水,亦可加入薄荷叶、栀子花等鲜花香草,具有清神怡情的效果。宋。苏轼 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待这标致人来,替夫人搿一搿,也强如冬天用汤婆子,夏天用竹夫人。」也称为「百花娘子」、「抱节君」、「青奴」、「竹姬」、「竹夹膝」。
《漢語大詞典》:竹几
即竹夫人。 唐 白居易 《闲居》诗:“南簷半牀日,暖卧因成熟,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宋 苏轼 《午窗坐睡》诗:“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宋 苏轼 《次韵柳子玉》:“闻道牀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自注:“俗谓竹几为竹夫人。”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不二斋:“余於左设石牀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参见“ 竹夫人 ”。
分類:竹夫人
《漢語大詞典》:青竿
青竹钓竿。 唐 白居易 《闲游》诗:“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唐 李群玉 《钓鱼》诗:“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
分類:青竹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