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丰泽(豐澤)
(1).丰沛的雨水。 汉 王粲 《公宴》诗:“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太史来告,卿云勃兴,洒丰泽於生人,答上玄之休徵。”
(2).指充足的水分。 唐 李行修 《请置诗学博士书》:“犹草木之丰泽,渐乎根,被乎枝叶,上下无滞气,内外无遁情。”
(3).丰厚的德泽。晋书·乐志上:“元首聪明,股肱忠,树丰泽,扬清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灵运》:“皇圣昭天德,丰泽振沉泥。”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丰泽耀纯仁,八方晏黔庶。”
(4).丰满而润泽。红楼梦第二八回:“ 寳釵 原生的肌肤丰泽。”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卑唐:“吾最爱 殷令名 书《裴镜民碑》,血肉丰泽。” 姚华 《曲海一勺·述旨》:“小令数语,常若丰泽,套词连章,自成机杼。”
《漢語大詞典》:毛泽(毛澤)
指润泽禾苗的水分。《穀梁传·定公元年》:“毛泽未尽,人力未竭,未可以雩也。” 范宁 注:“ 邵 曰‘凡地之所生谓之毛’……言秋百穀之润泽未尽也。” 唐 刘禹锡 《观市》:“ 元和 二年, 沅 南不雨,自季春至於六月,毛泽将尽。”
《漢語大詞典》:底墒
指种庄稼以前土壤中已有的水分。如:蓄足底墒。
《國語辭典》:涵养(涵養)  拼音:hán yǎng
1.化育。《陈书。卷一九。沈炯传》:「王者之德,覃及无方,矧彼翔沉,孰非涵养。」
2.沉潜道德。指内心的修鍊工夫。《红楼梦》第三二回:「谁知道后来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文明小史》第五○回:「洋老总是极有涵养的,只得陪著笑脸。」
《國語辭典》:汗青  拼音:hàn qīng
1.一种古代制作竹简的程序。参见「杀青」条。
2.书册、史简。《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每记一事,载一言,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头白可期,汗青无日。」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漢語大詞典》:汗青头白(汗青頭白)
谓书成人老。语出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明 张居正 《纂修事宜疏》:“庶人有定守,事易考成,在各官可免汗青头白之讥,而臣等亦得以逭旷职素飱之咎矣。”
分類:成人
《國語辭典》:分流  拼音:fēn liú
1.支流、自本流分出之流。
2.分开而行。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汉。班固〈幽通赋〉:「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
《國語辭典》:派别(派別)  拼音:pài bié
1.江河的流派。晋。左思〈吴都赋〉:「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2.宗教、政党、学术等人事团体内部实质或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系派或小团体。如:「这两个不同派别,长期以来都能和平相处。」
《國語辭典》:膏润(膏潤)  拼音:gāo rùn
恩惠。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
《國語辭典》:失水  拼音:shī shuǐ
1.失去依靠。语出《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后比喻有权势的人失去凭依。唐。李商隐 重有感诗:「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2.医学上指体内水分因呕吐、腹泻等大量流失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异流(異流)
亦作“异流”。
(1).水分开流动。比喻不相来往。《三国志·蜀志·杜微传》:“服闻德行,飢渴歷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覯。” 南朝 梁 江淹 《古意报袁功曹》诗:“ 涇 渭 各异流,恩情从此分。” 胡之骥 注:“ 涇 浊 渭 清,合流三百里不混。”
(2).分成不同流派。亦指不同流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然则鬻惟文友, 李 实 孔 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
(3).异教流辈。指道人、方士等。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魏学颜 ﹞且癖好黄白之事,门多异流。虽屡为丹客哄骗,而至老不厌也。”
《漢語大詞典》:乾枯
1.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2.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3.干瘪;瘦瘠。 唐 窦暨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5.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漢語大詞典》:淹淹
(1).气息微弱,濒于死亡。 明 徐霖 《绣襦记·得觅知音》:“我气息淹淹难调理,应做他乡鬼。” 清 阮旻锡 《还家》诗:“病妻久卧牀,淹淹迫岁暮。”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太公淹淹在牀,一日昏聵的狠,一日又觉得明白些。”
(2).引申为将尽之意。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秋景》套曲:“残暑淹淹,爽气被楼臺占。”
(3).昏昏沉沉;委靡不振。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慈戒》:“﹝小姐﹞淹淹春睡去了,敢在做梦也。” 明王錂《春芜记·讯病》:“想鼓尽云和人更远,愁绪相牵,似殢酒淹淹。” 明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诗》之十一:“簇簇双攒出絸眉,淹淹独立曲栏时。”
(4).昏暗貌。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天也,每番家小生要做些儿功课,不曾拏起笔来,可又早淹淹的晚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自从那云滚滚卯时初,直至日淹淹的申牌后。” 明 袁宏道 《徐州道中》诗:“何不遂长往?淹淹名利场。”
(5).水流貌。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俺只见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和着这滚滚的尸骸炼做坵塚。”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你怎知我这愁呵,似 长江 淹淹的不断流。” 明 徐复祚《投梭记·折齿》:“你看我翠鬟蓬鬆乱散,望东墙淹淹泪眼。” 清 何述稷 《苦雨》诗:“客舍淹淹雨,春愁瓮里天。”
(6).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干瘪。《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我怕几两银子极极的花费了,两个果子淹淹了。”
《国语辞典》:乾死  拼音:gān sǐ
枯萎,因缺乏水分而枯死。如:「久旱不雨,田里的作物全乾死了。」
《漢語大詞典》:翻浆(翻漿)
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國語辭典》:降水  拼音:jiàng shuǐ
大气中水气因凝结作用,而以任何形式降落到地面。常见的降水形式包括毛雨、雨、雪、雪粒及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