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钱帛(錢帛)  拼音:qián bó
1.金钱布帛。《列子。说符》:「钱帛无量,财货无訾。」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尘埃常满甑,钱帛少盈囊。」
2.聘礼。《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走。」
分類:金钱缣帛
《漢語大詞典》:钱神(錢神)
(1).谓金钱之力,如同神物。 晋 元康 之后,纲纪大坏。 鲁褒 著《钱神论》一文,刺世风之贪鄙。见《晋书·隐逸传·鲁褒》。 唐 白居易 《江南谪居十韵》:“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后常贬称万能的金钱。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尀奈顽民簸弄钱神。”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名为叶子戏,均为钱神忙。”
(2).铜钱表面常附着铜绿,因喻指绿色。 唐 黄滔 《锺陵故人》诗:“荆榛翠是钱神染, 河 岳 期须国士钟。”
《漢語大詞典》:钱流(錢流)
谓金钱多如流水。 宋 范成大 《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但得田间无嘆息,何须地上见钱流。”参见“ 钱流地 ”。
《漢語大詞典》:钱流地(錢流地)
形容理财得法,钱财充羡。语出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词:“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國語辭典》:分金  拼音:fēn jīn
1.堪舆家以六十甲子分配五行,再各分其半,成一百二十方位,如甲子以一金分为二,丙子以一水分为二之类;因金为五行之首,故称为「分金」。
2.散发金钱。唐。骆宾王〈帝京篇〉:「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國語辭典》:重金  拼音:zhòng jīn
1.多金。如:「重金礼聘」。
2.金印。《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吕强》:「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
《漢語大詞典》:入粟
(1).谓纳粟于官府,用以买官或赎罪。史记·平準书:“ 弘羊 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汉书·万石君传》:“今君上书言仓库城郭不充实,民多贫,盗贼众,请入粟为庶人。”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庆 自以为居相位不能理,请入粟赎己罪,退为庶人。”元史·选举志二:“凡先尝入粟遥授虚名者,今再入粟,则依验粮数,照依资品,今实授茶盐流官。”
(2).指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捐取功名。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王安 道:‘小姐守志至今,誓不改适。因家相公近故,小姐亲到京中来访相公,要与相公入粟北雍,请相公早办行期。’”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 粤 东人 姚子庄 为 石埭 县令,闻 河发 名,召至署中,欲为 河发 入粟为太学生。”
《國語辭典》:救济(救濟)  拼音:jiù jì
用财物帮助贫苦的人。《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
《國語辭典》:钱财(錢財)  拼音:qián cái
金钱财富的通称。《庄子。徐无鬼》:「钱财不积,则贪者忧。」《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隐居在会稽山中,……后来得病去世,山邻敛些钱财,葬于会稽山下。」
《國語辭典》:䌽胜(綵勝)  拼音:cǎi shèng
插于发饰上的饰物。宋。梅尧臣 嘉祐己亥岁旦永叔内翰诗:「屠酥先尚幼,䌽胜又宜春。」也称为「䌽结」。
《國語辭典》:定礼(定禮)  拼音:dìng lǐ
1.订定礼制。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春官定礼,夏官治兵。」
2.订婚时所纳的彩礼。《水浒传》第五回:「撇下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为定礼。」《红楼梦》第六六回:「大丈夫岂有失信之理,小弟素系寒食,况且客中,何能有定礼?」
《漢語大詞典》:拜金
崇拜金钱。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非説无生,则不能去畏死心;非破我所,则不能去拜金心。”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三:“这是一个徒知拜金与徒争‘生意眼’而丝毫没有‘社会目的’的作家,所必然会坠入的深渊。”
分類:崇拜金钱
《漢語大詞典》:结清
使免除债务或金钱方面的牵累。例如:为结清他的财产所付的钱。
支付…的到期金额。例如:发出支票以结清她的帐目。
《国语辞典》:借钱(借钱)  拼音:jiè qián
借用金钱款项。《老残游记》第四回:「掌匮的道:『你老放心,我不问你借钱!』」
《國語辭典》:财帛(財帛)  拼音:cái bó
金钱和布帛,泛指钱财。《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虽则同老爹是个旧邻居,却从来不曾通过财帛。」
《漢語大詞典》:酬赠(酬贈)
(1).以礼物、金钱等为赠以表谢意。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外甥忽见寻觅,厚备繒綵酬赠。” 清 丘逢甲 《十三迭韵感喟无端聊复成此》:“琅玕锦段思酬赠,未拟 张衡 赋《四愁》。” 郑观应 《盛世危言·开矿上》:“此外赢餘,以若干存厰,以若干均分,以若干酬赠执事。”
(2).诗词唱和。 唐 元稹 《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復知。”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不得其所以为之,而徒流连光景,寻常酬赠是务,甚且淫哇间出,以自背於正轨,诗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