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高标准(高标准)  拼音:gāo biāo zhǔn
1.高于一般所定衡量标准的准绳。
2.以往大学联考制度下某一科测验成绩前百分之五十名的平均分数。
《国语辞典》:贝他系数(贝他系数)  拼音:bèi tā xì shù
用来衡量某一上市股票所含市场风险的指标。主要依据是观察此种股票相对于股票市场平均指数的变异。也称为「风险指标」。
《国语辞典》:成就测验(成就测验)  拼音:chéng jiù cè yàn
一种鉴别个人实际能力的测验,用以衡量在某段时间内学得的知识与技能。
《国语辞典》:不自量力  拼音:bù zì liàng lì
过于高估自己,不知衡量自己的能力。《东周列国志》第八○回:「东海役臣句践,不自量力,得罪边境。」也作「自不量力」。
《国语辞典》:打打算盘(打打算盘)  拼音:dǎ da suàn pán
衡量利弊、计较得失。如:「别只管他人的事,也该为自己打打算盘。」
《国语辞典》:丑女效颦(丑女效颦)  拼音:chǒu nǚ xiào pín
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的模仿他人,以致效果很差。参见「东施效颦」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国语辞典》:精算师(精算师)  拼音:jīng suàn shī
系指精通于利用机率法则来衡量风险以及计算保险费率的专家,通常受雇于保险公司。
《国语辞典》:看情形  拼音:kàn qíng xíng
衡量情势发展。如:「看情形不宜在这儿久留。」
分类:衡量情势
《漢語大詞典》:标尺(標尺)
(1).测量用具。用以测量高度或深度的有刻度的尺。
(2).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徐特立 《关于研究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史料的整理和搜集》:“以现代落后民族的现实生活和进步民族的若干残余形式及地下发掘,这些都是拿现实和遗物作标尺,来审查过去的史料。”
《漢語大詞典》:稠度
衡量一种材料(如润滑脂、纸浆等)的固态或流动性的程度
特征性稠度,尤指液体或半液体的特征稠度。例如:按配方调稀婴儿吃的麦片粥使其稠度较为适当;完成的产品,用胶和甘油制成的成品具有同橡胶一样的稠度。
《漢語大詞典》:钱平(錢平)
即库平。古时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他这银子是九五兑九七色的,又是市平,比钱平小一钱三分半。”
《漢語大詞典》:品验(品驗)
衡量,检验。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七章:“经过这一回品验,他才品出这人比 王书记 还有办法。” 端木蕻良 《早春》:“她可以在那小姑娘身上品验一下我的真实性格。”
分類:衡量检验
《漢語大詞典》:评铨(評銓)
评议衡量。 元 袁桷 《饯王参议以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为韵》之九:“凄凉尘土姿,朗鉴劳评銓。相亲耿无语,相期欲忘年。”
分類:评议衡量
《漢語大詞典》:实际工资(實際工資)
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购买多少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与名义工资相对。
《漢語大詞典》:山斤
佛教语。高山的斤数。谓以斤两衡量 须弥山 的重量。喻佛法广大或佛寿无量。金光明经玄义上:“此金光明经,甚深无量。太空虚界,尚不喻其高广,况山斤海滴,寧得尽其边崖?” 宋 宗鉴 释门正统卷四:“为説释尊长寿,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