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83,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三阙
属缀
笔述
殿军
撰作
私本
述造
一家书
百家语
造述
述制
乾录
着作郎
着撰
着录
《漢語大詞典》:三阙(三闕)
指 汉 何休 评论左传《公羊》《穀梁》三书得失的著作。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何休 ﹞作《左氏膏肓》《公羊废疾》《穀梁墨守》,谓之‘三闕’。”后汉书·何休传《公羊墨守》《穀梁废疾》拾遗记误。
《國語辭典》:属缀(屬綴)  拼音:zhǔ zhuì
写作文章。《晋书。卷五五。张载传》:「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
分類:著作
《國語辭典》:笔述(筆述)  拼音:bǐ shù
用文字记述。如:「他畅游归来,笔述所见所闻。」《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列传三。林纾列传》:「所传译欧西说部至百数十种。然纾故不习欧文,皆待人口达而笔述之。」
《國語辭典》:殿军(殿軍)  拼音:diàn jūn
1.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晋书。卷七五。王湛传》:「故大禹、咎繇称功言惠而成名于彼,孟反、范燮殿军后入而全身于此。」
2.比赛时入选名次的第四名。如:「他得到这次羽毛球比赛的殿军。」
《漢語大詞典》:撰作
著作。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乡居地且僻陋,每有撰作,读者莫知其意。”
分類:著作
《漢語大詞典》:私本
指私人的著作。 唐 刘知几 史通·正史:“然其私本竟能与 萧氏 所撰并传於后。”
分類:私人著作
《漢語大詞典》:述造
指著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顷何以自娱,颇復有所述造否?”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近卅年作者辈出……然求其述造渊微,洞明音吕,以契夫‘意内言外’之精义,殆十无二三矣。” 梁启超 《〈沈氏音书〉序》:“吾所闻者,有 刘继庄 氏,有 龚自珍 氏,颇有所述造,然世无传焉。”
分類:著作
《漢語大詞典》:一家书(一家書)
指富有特色、自成一家的著作。晋书·王接传:“ 接 学虽博通,特精《传》,常谓《左氏》辞义赡富,自成一家书,不主为经发。”梁书·萧子显传:“又採众家后汉,考正同异,为一家之书。”
《漢語大詞典》:百家语(百家語)
指 先秦 诸子百家的著作。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汉 王充 论衡·正说:“ 秦始皇 下其议丞相府,丞相 斯 ( 李斯 )以为 越 ( 淳于越 )言不可用,因此谓诸生之言惑乱黔首,乃令史官尽烧‘五经’,有敢藏、百家语者刑,唯博士官乃得有之。” 章炳麟 《秦献记》:“或曰:‘ 秦 焚、百家语在人间者,独博士如故,将私其方术於己,以愚黔首。’”
《漢語大詞典》:造述
著述;著作。 清 龚自珍 《三别好诗》序:“兹得春三十有一,得秋三十有二,自揆造述,絶不出三君,而心未能舍去。” 清 曾国藩 《与朱仲我书》:“以生平於小学致力甚浅,不敢有所造述。”
分類:著述著作
《漢語大詞典》:述制(述製)
记述;著作。 南朝 梁元帝 《〈忠臣传〉序》:“且孝子、烈女、逸民,咸有别传,至於忠臣,曾无述製。”南史·顾协传:“自为近臣,便繁几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协 ,时辈荣之。”
分類:记述著作
《漢語大詞典》:乾录(乾録)
指指帝王的著作。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集〉序》:“逮乎俯应归运,仰修乾録,载笔握简,各有司存。”
分類:帝王著作
《漢語大詞典》:着作郎(著作郎)
官名。 三国 魏明帝 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其属有著作佐郎(后代或称佐著作郎)、校书郎、正字等。 晋 元康 中改属秘书省,称为大著作。 唐 代主管著作局,亦属秘书省。 宋 元 因之,惟 宋 别有国史院,故著作郎仅参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等。 明 代废。亦省称“ 著作 ”。南史·百官志下:“ 晋武 世, 繆徵 为中书著作郎……著作郎谓之大著作,专掌史任。”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著作,每著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史官》:“天子动则左史书之,春秋是也;言则右史书之,尚书是也。 汉武帝 有《禁中起居注》。 魏 晋 归之著作,其后亦命近臣典其事。”
《漢語大詞典》:着撰(著撰)
写作;著作。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富贵比於浮云,光阴踰於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宋史·杜镐传:“士大夫有所著撰,多访以古事,虽晚辈、卑品请益,应答无倦。”
分類:写作著作
《漢語大詞典》:着录(著録)
(1).记录;记载。《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德美。” 唐 沈亚之 《异梦录》:“是日,监军使与宾府郡佐,及宴客 陇西 独孤鉉 , 范阳 卢简辞 ……皆叹息曰:‘可记。’故 亚之 退而著録。”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友人 任茂才 安上 示予一编,曰《叙事解疑》。视之,即 许生 大父 可覲 亲笔著録。”
(2).特指将书名列入目录。 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跋》:“《唐志》著録有《长庆集》一百卷,《小集》十卷。” 阿英 《浙东访小说记》:“其一,是 乾隆 辛未刻的有图大本《西湖佳话》,刊行的书铺是翰海楼,《通俗小说目》未见著录。”
(3).指列名于私人讲学的经师门下,即所谓著录弟子。此风盛行于 汉 代。东观汉记·牟长传:“ 牟长 字 君高 ,少篤学,治《欧阳尚书》,诸子著録前后万人。”后汉书·儒林传上·张兴:“既而声称著闻,弟子自远至者,著録且万人。” 宋 范成大 《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我亦登门烦著録,此行无力为王留。”
(4).犹著作;撰写。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二:“九经有库岂真贫,著録惊看已等身。”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修明既久,著録益宏,汇其体裁,标以题目,新篇竞尚,古意渐离,然不外乎记事、记言二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