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编类(編類)  拼音:biān lèi
依类编排。如:「百科全书通常是依照学科编类。」
《國語辭典》:图谱(圖譜)  拼音:tú pǔ
有系统的分类编辑而可用来说明事物的图表,是根据实物描绘或摄制而成。《隋书。卷四九。牛弘传》:「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
《國語辭典》:类次(類次)  拼音:lèi cì
分门别类排列次序。《宋史。卷三○四。列传。范正辞》:「百官转对,敕近臣阅视其可行者,类次以闻。」宋。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漢語大詞典》:存目
保留书目。 清 初纂修《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分类编次,凡触犯时讳,不利统治,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以及被认为没有价值的书籍,均不入四库。其中一部分保留书名,略附提要,编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称为“存目”,计六千余种。《四库全书总目·凡例》:“至于其书虽歷代著録……经圣鉴洞烛其妄者,则亦斥而存目,不使滥登。”
《國語辭典》:类编(類編)  拼音:lèi biān
1.依照性质分类编录。《明史。卷一一三。后妃列传一。成祖仁孝徐皇后》:「尝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
2.依照性质分类编辑的图书。如《类编草堂诗馀》、《骈字类编》、《篇海类编》。
分類:分类类编
《国语辞典》:类经(类经)  拼音:lèi jīng
书名。明张介宾编。三十二卷。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十二类,易于寻检。《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条理分明,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國語辭典》:日知录(日知錄)  拼音:rì zhī lù
书名。清顾炎武撰,三十二卷。为其随时劄记的读书心得,内容包括经义、政事、史地、艺文、兵事、天象、术数等方面。积三十年始成。书中所提的研究方法,影响深远。
《漢語大詞典》:抓篱(抓籬)
即笊篱。用竹蔑、柳条、铁丝之类编成的一种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水中捞东西。亦用以喻漏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正是冬天买夏衣,那得閒钱补抓篱。”
《国语辞典》:分类广告(分类广告)  拼音:fēn lèi guǎng gào
报纸将各种广告按其性质分类编排,以便读者依其需要寻找。
《漢語大詞典》:草缏(草緶)
亦称“ 草辫 ”。 用麦秆之类编成的扁平的带子,为制草帽、提篮、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至 中国 固有之利,除丝茶外,如牛革、羊毛、蔗糖、草緶、棉花、磁器、大黄等物,皆已运往外国,亦宜随时整顿。” 清 俞赞 《恤商论》:“出口湖丝三千六百餘万,茶叶二千餘万,棉花五百餘万,皮货二百餘万,草辫一百八十万……共七千零十万。”
《漢語大詞典》:笔形(筆形)
(1).笔画的形状。如:“了”字的起笔笔形是横折。
(2).四角号码等检字法,为便于归类编码而从汉字中划出若干形体相同或相似的结构部分,称为笔形。如:“言”“主”“广”等字有共同的笔形“亠”;“国”“目”“四”等字有共同的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