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私憾
(1).私人间的怨恨。左传·宣公二年:“君子谓 羊斟 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后汉书·应劭传》:“今 次 玉 公以清时释其私憾,阻兵安忍,僵尸道路。”新唐书·李袭传:“坐在 凉州 以私憾杖杀 番禾 丞 刘武 ,当死。”
(2).个人的遗憾。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夫不明古乐,终不能研究古礼, 国藩 之私憾也。”
《漢語大詞典》:私名
(1).犹私客,私人。列子·黄帝:“ 范氏 有子曰 子华 ,善养私名,举国服之。” 张湛 注:“游侠之徒也。”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更迭为之,无根固窟穴之患,无保引私名之弊,而封建之势因以去矣。”
(2).古逻辑学名词。指反映单一事物的概念。相当于专有名词。语本墨子·经上:“名:达、类、私。” 章炳麟 《原儒》:“故有理情性,陈王道,而不丽保氏,身不跨马,射不穿札,即与驳者,则以呰窳詬之,以多艺匡之--是以类名宰私名也。”
《漢語大詞典》:私恨
(1).私下怀恨或结怨。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日本和亲:“ 于文定 与 石司马 私恨,遂记之笔麈以为信。”
(2).指私人的仇恨。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僉事道:‘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麼听得!’”
《漢語大詞典》:私橐
亦作“ 私槖 ”。 私人的钱袋。亦借指私人的钱财。 明 宋濂 《东阳兴修乾元宫记》:“於是各捐私橐而兴修之,不足,则遣缓颊之徒説诸有力者,土木之需,不期月而集。”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仲夫子诛教谕:“ 顺治 甲午年,因文庙倾圮,圣像暴露, 鲍君 募助修葺。数年以来,所收三百餘金皆入私槖。”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将出其私橐,彻而新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封僱商船,只图自利,罔恤民生,私橐虽充,利源已塞。”
《國語辭典》:私立  拼音:sī lì
1.擅自设立。《宋史。卷二五八。曹彬传》:「伏羌首领厮鸡波、李磨论私立文法,玮潜兵灭其帐。」
2.由私人经费设立的事业。如私立学校、私立医院等。
《漢語大詞典》:私载(私載)
(1).谓负载有所偏私。《礼记·孔子闲居》:“ 子夏 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孔子 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庄子·大宗师:“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吕氏春秋·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2).谓私人携带载运。《明律·兵律·乘官畜车船附私物》:“其乘船车者,私载物不得过三十斤,违者十斤笞一十。每二十斤加一等。罪止杖七十。”
《漢語大詞典》:私积(私積)
私人的积蓄。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汉 贾谊 新书·春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南史·范泰传:“家无私积,难以御荒。”
分類:私人积蓄
《國語辭典》:家丁  拼音:jiā dīng
家中的仆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家丁接了银子,千欢万喜,头颠尾颠,巴不得随著他使唤了。」《红楼梦》第五九回:「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围护。」也作「家仆」、「家奴」。
《漢語大詞典》:私祭
私人祭祀祖先。礼记·内则:“献其贤者於宗子,夫妇皆齐而宗敬焉,终事而后敢私祭。” 郑玄 注:“斋戒往助竟,然后,私祭其祖禰也。”
《國語辭典》:私囊  拼音:sī náng
个人的钱袋。如:「公司会计执行业务时,趁机中饱私囊,已遭撤职。」《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索性托人把芜湖的房子卖掉,又卖到好几万银子,入了他的私囊。」
分類:私人钱袋
《國語辭典》:私属(私屬)  拼音:sī shǔ
1.家众。《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至,请伐齐,晋侯弗许,请以其私属,又弗许。」
2.奴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
《漢語大詞典》:盐禁(鹽禁)
古代禁止私人制盐的法令。魏书·甄琛传:“愿弛兹盐禁,使沛然远及,依周礼置川衡之法,使之监导而已。”新唐书·王承元传:“始,盐禁未尝行两 河 , 承元 请归有司,由是 兗 鄆 诸镇皆奉法。”宋史·仁宗纪一:“丙申,弛三京、 河中府 、 潁 、 许 ……等二十八州军盐禁。”
《漢語大詞典》:私费(私費)
(1).为私事而支出公家钱财。 汉 荀悦 申鉴·政体:“私费则官耗而无限,是谓伤制。” 黄省曾 注:“费出无经。”
(2).私人消费。晋书·王导传:“给布万疋,以供私费。”
《國語辭典》:私营(私營)  拼音:sī yíng
私人或私人团体所经营。如:「私营企业」。
《國語辭典》:捐赀(捐貲)  拼音:juān zī
捐助财物。《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捐赀济贫,当效尧夫之助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