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方鼎  拼音:fāng dǐng
方形的鼎。鼎的原始用途为炊具,古时餐具不齐全,饭菜煮熟了就著鼎吃,所以也用为盛食器。后来又常用鼎祭祀死者,作为祭器,以及用为宗庙中和朝会歃盟大典时的礼器。到了周代,鼎又有象徵国家权力的作用,视为传国重器。天子多以鼎赏记功臣的勋业,也常有人铸鼎铭述祖先的德善、传给子孙。鼎多为体圆、腹大、三足与两耳的容器,也有四足的方鼎。
《漢語大詞典》:清庙器(清廟器)
太庙之祭器。喻指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新唐书·李珏传:“宰相 韦处厚 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我兄清庙器,持节瘴海头。”参见“ 清庙 ”。
《國語辭典》:清庙(清廟)  拼音:qīng miào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清庙,祀文王也。」本章二句为:「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漢語大詞典》:膳部
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膳夫、凌人二职。 晋 有左右士曹, 北齐 改左士为膳部郎。 唐 设膳部郎中、员外郎,属礼部。 明 改膳部为精膳司。 清 末始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三省纲辖·膳部:“即 周 官膳夫也, 晋 有左右士曹, 北齐 曰膳部。”
《國語辭典》:宗器  拼音:zōng qì
1.宗庙内的祭器。《国语。晋语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礼记。中庸》:「陈其宗器,设其裳衣。」
2.行礼乐时的用器,如钟磬之属。《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
分類:宗庙祭器
《漢語大詞典》:豆登
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语本《诗·大雅·生民》:“于豆于登。” 毛 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葅醢也,登盛大羹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谽呀鉅壑颇黎盆,豆登五山瀛四罇。”宋史·乐志七:“豆登丰洁,荐德馨香。”《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钱枚 《题孟庙》诗:“七国知矜式,千秋肃豆登。”
分類:盛器祭器
《漢語大詞典》:山罍
古代刻有山云图纹的盛酒的祭器。也称“山尊”。礼记·明堂位:“山罍, 夏后氏 之尊也。” 孔颖达 疏:“罍为云雷也,画为山云之形也。”《后汉书·马融传》:“然后摆牲班禽,淤赐犒功,羣师叠伍,伯校千重,山罍常满,房俎无空。” 北周 庾信 《周祀圆丘歌·云门舞》:“献以诚,鬱以清,山罍举,沉齐倾。”
《國語辭典》:郜鼎  拼音:gào dǐng
郜国所铸大鼎。后泛指国家重器。唐。韩愈〈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漢語大詞典》:六瑚
商 代盛黍稷的六祭器。瑚,祭器名。礼记·明堂位:“ 有虞氏 之两敦, 夏后氏 之四连, 殷 之六瑚, 周 之八簋。” 郑玄 注:“皆黍稷器,制之异同未闻。”宋书·乐志二:“四县既序,簫管既举。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 褚亮 《祈穀乐章·雍和》:“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漢語大詞典》:乾豆
放在祭器中供祭祀用的干肉。乾,干肉。豆,祭器。《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郑玄 注:“乾豆,谓腊之以为祭祀豆实也。” 汉 扬雄 《长杨赋》:“恐不识者,外之则以为娱乐之游,内之则不以为乾豆之事。”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已而上乾豆以《登歌》,美《休成》之既饗。”
《國語辭典》:布巾  拼音:bù jīn
布制的巾帕。如:「只见她拿条布巾包住头发,挽起袖子就扫起地来了。」
《漢語大詞典》:簋簠
(1).簋与簠。盛黍稷的祭器。新唐书·礼乐志二:“至於坛埳、神位、尊爵、玉币、籩豆、簋簠、牲牢、册祝之数皆略依古。” 宋 李纲 《建炎行》:“空餘宗庙存,无復荐簋簠。”
(2).借指礼仪。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漢語大詞典》:烝彝
亦作“ 烝夷 ”。 古时一种青铜祭器。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昔 龚父 鏤烝夷之鼎, 鲁 人著《泮宫》之颂。” 清 龚自珍 《谒至孔庙瞻仰祭器十事得拓本以归》诗:“昭代恩光日月高,烝彝十器比球刀。”
分類:青铜祭器
《漢語大詞典》:鸡彝(雞彝)
亦作“ 鸡夷 ”。 刻画有鸡形图饰的酒尊。古代祭器之一。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 孙诒让 正义:“鸡彝、鸟彝,谓刻而画之为鸡凤皇之形。”礼记·明堂位:“灌尊, 夏后氏 以鸡夷, 殷 以斝, 周 以黄目。” 郑玄 注:“夷读为彝。”参见“ 六彝 ”。
《漢語大詞典》:六彝
祭祀所用的六种酒器。因刻画图饰各异,而名目不同。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将。” 郑玄 注:“六彝: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
《漢語大詞典》:登豆
泛指祭器和食器。《宋史·乐志九》:“登豆在列,膋香荐诚。” 元 范梈 《将赴江淛大府校进士试作十二韵》:“山英茗在瀹,舘饭菰登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盖古人席地而坐……而殽品实置於地上,恐泥土沾污,故设登豆,且欲使稍高以便匙筯耳。”
分類:祭器食器
《國語辭典》:齐盛(齊盛)  拼音:zī chéng
齐,通「粢」,指黍稷。齐盛指古代祭祀时,把黍稷放在祭器里,以供奉、祭祀鬼神。《礼记。祭统》:「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