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苏涂
铜头六臂
不把将军为神道
超绝非凡
三头六臂
佛类词典
两部神道
神道
唯一神道
《漢語大詞典》:苏涂(蘇塗)
古代 马韩 国中所设置的含有神道色彩的特殊区域。诸逃亡者至其中即可得到庇护。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马韩 ﹞信鬼神,国邑各立一人主祭天神,名之天君。又诸国各有别邑,名之为苏涂。立大木县铃鼓,事鬼神。诸亡逃至其中,皆不还之,好作贼。其立苏涂之义,有似浮屠,而所行善恶有异。”
《漢語大詞典》:铜头六臂(銅頭六臂)
神道的形状。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铜头六臂衝天起,白额双睛夹镜明。”
分類:神道
《国语辞典》:不把将军为神道(不把将军为神道)  拼音:bù bǎ jiāng jūn wéi shén dào
神道的因果报应在来生,而将军掌握生杀大权,应被视为神明一般。比喻错看了人。《金瓶梅》第三二回:「由他到明日不与你个功德,你也不怕,不把将军为神道。」
《漢語大詞典》:超绝非凡
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的或超过常人的。例如:他的品格超绝非凡…压倒了他交谈的对手。
《國語辭典》:三头六臂(三頭六臂)  拼音:sān tóu liù bì
本指某一种天神的长相,后用以比喻人神通广大,力强可畏。《景德传灯录。卷一三。汾州善昭禅师》:「如何是主中主?师曰:『三头六臂惊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
两部神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天台宗所传之神道曰一实神道。真言宗所传之神道曰两部神道。两部者,金胎两部也,金胎两部之曼陀罗,天竺所奉之一切诸天神祇,亦包罗而尽本迹权实之深秘。日本之密教者推此意,亦使本国所奉之大神与大日如来,阿弥陀如来等两部曼陀罗之诸尊合同,名两部习合之神道。(参见:东台二密)
神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总称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鬼道三者曰神道。【又】神为神魂,有情之精灵也。其神灵之道理曰神道。三论玄义曰:「夫神道幽玄,惑人多昧,义住丘而未晓,理涉旦而犹昏,唯有佛宗乃尽其致。」【又】神妙之道即称佛道。肇论疏曰:「神道者,谓神妙之道,即佛道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天道、阿修罗道、鬼道等三道的通称。2。神妙之道,即佛道。
唯一神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日本神道之一派,两部神道之对。神代不混外教,纯粹相续之意,其教相亦有用天台真言之教理仪式者。其言曰神道者根本也,儒教者,枝叶也,佛法者,华实也。故依世间显露之浅义,别佛为本地,神为垂迹,依隐幽之密义,则神为本地,佛为垂迹也。如真言之秘密,单为秘密而浅,神道之密义,隐密而存深义。相承有相传、传授、面授、口诀之四重。又立影像、光气、向上、底下之四位,授神道护摩,宗源行事,十八神道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