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折节礼士(折节礼士)  拼音:zhé jié lǐ shì
谦虚抑己,礼遇有才能的人。《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也作「折节待士」。
《国语辞典》:折节下士(折节下士)  拼音:zhé jié xià shì
降低自己的身分,礼遇地位或名气不如自己的人。《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宋史。卷三一二。韩琦传》:「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贵贱,礼之如一。」
《国语辞典》:折节待士(折节待士)  拼音:zhé jié dài shì
谦虚抑己,礼遇有才能的人。《周书。卷一○。邵惠公颢传》:「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士,朝野以是称焉。」也作「折节礼士」。
《国语辞典》:知人下士  拼音:zhī rén xià shì
能识别人才,并且降尊礼遇贤士。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国语辞典》:不受抬举(不受抬举)  拼音:bù shòu tái ju
责骂人不接受或不值得别人的礼遇。如:「早知你这么不受抬举,我就不在董事长面前推荐你去当主任秘书。」也作「不识抬举」。
《漢語大詞典》:封墓轼闾(封墓軾閭)
增修坟墓,旌表里门,表示对贤者的礼遇和尊崇。书·武成:“﹝ 武王 入 殷 ﹞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 紂 囚其人而放释之, 紂 杀其身而增封其墓, 紂 退其人而式其门閭,皆是 武王 反 紂 政也。”按,《史记·周本纪》作“表 商容 之閭”。《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封墓軾閭,以光贤哲。”
《國語辭典》:给脸(給臉)  拼音:gěi liǎn
轻薄骂人的话,意谓已经给对方保有基本尊重了。如:「给脸不要脸」。
《國語辭典》:求贤下士(求賢下士)  拼音:qiú xián xià shì
招求贤能,礼遇才士。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七出:「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隋唐演义》第八二回:「乞陛下特恩,赐以冠带,更使一朝臣往宣,乃见圣主求贤下士之至意。」也作「求贤用士」。
《國語辭典》:捧毂推轮(捧轂推輪)  拼音:pěng gǔ tuī lún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捧毂推轮指用手捧抬起车毂、推动车轮,使车行进。比喻推举人才。《孤本元明杂剧。十样锦。第三折》:「萧何三荐,印挂元戎,筑坛拜将,捧毂推轮。」也作「推轮捧毂」。
《漢語大詞典》:金莲华炬(金蓮華炬)
金饰莲花形灯炬。新唐书·令狐綯传:“﹝ 綯 ﹞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后用以形容天子对臣子的特殊礼遇。亦作“ 金莲花炬 ”。 清 杨潮观 《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闕恩光。”亦省称“ 金莲炬 ”、“ 金莲 ”。 宋 张元干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词:“看君稳步过花甎。归院引金莲。” 金 陈庾 《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便催归玉简侍宸旒,他日归来金莲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邹太和 学士云:‘……才子扫眉宜赤管,洞房停烛有金莲。’”
《漢語大詞典》:莫不倾动加礼
没有不表示敬佩,以恭敬之礼接待的,加礼,礼遇有加,以恭敬之礼接待,待人厚于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