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法部  拼音:fǎ bù
1.唐代梨园中专门演奏法曲的部门。唐。王建〈霓裳词〉一○首之八:「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宋史。卷一三一。乐志六》:「惟〈瀛府〉、〈献仙音〉谓之法曲,即唐之法部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恩遇类。卢明楷以精乐律受知》:「凡所撰进,皆播之管弦,列于法部。」
2.清末改刑部为法部,专掌司法,民初改为司法部,再改为司法行政部,即今之法务部。《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
3.天神率领的部众。如:「法部仙灵」。南朝梁。萧子显〈御讲摩诃般若经序〉:「盖法部之为尊,乃圆圣之极教。」《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谨请灵宝,法部灵官,金童玉女,将帅吏兵,并各化身真气入于其中。」
《國語辭典》:上告  拼音:shàng gào
1.明告上帝。《楚辞。屈原。天问》:「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2.向上级报告。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土司》:「黎利以本年正月陈皓病死上告矣,上以师老兵疲,遂废交阯布政司,以黎利权署国事。」
3.向上级机关或司法部门告状。
《國語辭典》:判刑  拼音:pàn xíng
被法院判定刑罚。如:「走私贩毒嫌犯已经被法院判刑,就要移送监狱,。」
《漢語大詞典》:案典
司法部门的官吏。《全唐诗》卷八七八载《两京童谣》:“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國語辭典》:指控  拼音:zhǐ kòng
指名控告。如:「他被指控偷车。」
《漢語大詞典》:干警(幹警)
公安、检察、司法部门的干部和警察。《人民日报》1981.8.5:“ 南充 地区受灾县的公安机关,组织了628名干警参加抗洪救灾。”《人民日报》1984.5.27:“但是目前检察机关人员不足,工作条件较差,检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极少数检察干警还有违法乱纪行为。”
《漢語大詞典》:遏讼(遏訟)
阻止被害者向司法部门起诉。周礼·秋官·禁杀戮:“凡伤人见血而不以告者,攘狱者,遏讼者,以告而诛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遏讼者,遏止欲讼者也。” 贾公彦 疏:“有人见欺犯,欲向官所讼之而遏止不使去也。”
《國語辭典》:保释(保釋)  拼音:bǎo shì
刑事未决的嫌疑犯,提出相当保證,由法院暂时释放之,称为「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