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口腹之欲  拼音:kǒu fù zhī yù
饮食的欲望。《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
分类:饮食欲望
《国语辞典》:狼贪鼠窃(狼贪鼠窃)  拼音:láng tān shǔ qiè
狼天性贪婪,鼠天性好窃。形容人欲望无穷,贪得无厌。明。于谦〈出塞〉诗:「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国语辞典》:恬淡寡欲  拼音:tián dàn guǎ yù
心境安然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也作「恬淡无欲」。
《国语辞典》:恬淡无欲(恬淡无欲)  拼音:tián dàn wú yù
心境安然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汉。王充《论衡。道虚》:「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初真十戒》:「恬淡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也作「恬淡寡欲」。
《国语辞典》:欲壑难饱(欲壑难饱)  拼音:yù huò nán bǎo
形容人的欲望如深谷一般,永难满足。
《国语辞典》:欲深溪壑(欲深溪壑)  拼音:yù shēn xī huò
欲望比山谷更深,难以填满。形容欲望无限,永难满足。
《国语辞典》:暴露狂  拼音:pù lù kuáng
指对无预期的陌生人暴露性器官的幻想、欲望或行为,藉以得到重复且强烈的性兴奋。其欲望通常无法控制。也指被诊断为具有「暴露症」的人。
《国语辞典》:不满足(不满足)  拼音:bù mǎn zú
心中欲望尚未抚平。如:「家庭和乐,生活美满,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国语辞典》:澹泊寡欲  拼音:dàn bó guǎ yù
形容心境恬淡少欲望。三国魏。曹植〈蝉赋〉:「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国语辞典》:耳目之欲  拼音:ěr mù zhī yù
耳朵所欲闻,眼睛所欲见。指对声色的欲望。《文选。枚乘。七发》:「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漢語大詞典》:购买动机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欲望和出发点。由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产生。主要有求实动机(讲究实用)、求新动机(注重新颖)、求美动机(追求美观)、求廉动机(要求价格低廉)、求名动机(追求名牌)等。
《漢語大詞典》: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佛教语。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此天没有欲望与物质,仅有微妙的思想。《婆娑论》:“无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处天,二名识处天,三名无所有处天,四名非想非非想处天。”亦省称“ 非想天 ”。 唐 刘言史 《登甘露台》:“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缠绵没了期。”
《漢語大詞典》:馋火(饞火)
比喻强烈的贪食的欲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虫:“酒香入鼻,馋火上炽,而苦不得饮。”
《漢語大詞典》:馋渴(饞渴)
谓想吃贪饮而欲望得不到满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秦生:“取琖将尝,妻苦劝諫。生笑曰:‘快饮而死,胜於馋渴而死多矣。’”
分類:欲望满足
《國語辭典》:馋涎欲滴(饞涎欲滴)  拼音:chán xián yù dī
形容贪食的样子。如:「他一闻到酒菜的香味,就馋涎欲滴,想大吃一顿。」也作「馋涎欲垂」、「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