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38,分1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能敬
敬共
敬业
敬佩
肃敬
敬亭山
敬勤
瞻敬
敬上
敬谢
敬顺
祗敬
哀敬
崇敬
严敬
《韵府拾遗 敬韵》:能敬
易虽不当位未大失也疏以一阴为三阳之主若不敬之则有凶害今由已之能敬虽不当位亦未有大失
《漢語大詞典》:敬共
(1).恭敬。共,通“ 恭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於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
(2).恭敬地供给。共,通“ 供 ”。《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
分類:恭敬供给
《国语辞典》:敬业(敬业)  拼音:jìng yè
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认真负责。如:「他的敬业态度令人敬佩。」
《國語辭典》:敬佩  拼音:jìng pèi
敬重佩服。如:「他的义行,令人敬佩。」
《漢語大詞典》:肃敬(肅敬)
犹恭敬。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文公夜醮:“郡客有 李处士 者,自云能通鬼神之言,言事颇中,一郡肃敬。”红楼梦第八五回:“一时,那太监出来説了个‘请’字,爷儿五个肃敬跟入。”
分類:肃敬恭敬
《國語辭典》:敬亭山  拼音:jìng tíng shān
山名。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北,为九华山支脉。山上旧有「敬亭」,相传为南齐谢朓吟咏之处。其东临句、宛二水,千岩万壑,为近郊名胜。
《漢語大詞典》:敬勤
谨慎勤奋。 唐 韩愈 《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若既克自敬勤。”
分類:谨慎勤奋
《漢語大詞典》:瞻敬
瞻仰致敬。《隋书·高祖纪下》:“仰惟祭享宗庙,瞻敬如在,罔极之感,情深兹日。”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汉明帝:“帝乃使 蔡愔 取 天竺国 优瑱王 画 释迦倚 像,命工人图於南宫 清凉臺 及 显节陵 上,以形制古朴,未足瞻敬。” 前蜀 杜光庭 《代陶福太保修浕口表请额表》:“顷自用军之后,併已摧残,古殿空坛,仅餘基地;仙仪像貌,尽翳榛芜。往来絶瞻敬之门,仕庶无归依之所。”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 庭臣 远以千金易之,作小屏几砚间,见之者莫不改容瞻敬。”
分類:瞻仰致敬
《国语辞典》:敬上  拼音:jìng shàng
1.尊敬长上。如:「他敬上的言行,颇得长辈好评。」《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用于书信的结尾敬辞。
《國語辭典》:敬谢(敬謝)  拼音:jìng xiè
1.谢绝。《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2.恭敬的道谢。
3.表示不敢接受的客气话。如:「敬谢不敏」。
分類:人表歉意
《漢語大詞典》:敬顺(敬順)
(1).敬重顺从。史记·五帝本纪:“乃命 羲和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2).犹敬慎。《淮南子·道应训》:“ 成王 问政於 尹佚 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时而敬顺之。’”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顺与慎同。”清史稿·淳度亲王允祐传:“ 雍正 元年,进封亲王,詔褒其安分守己,敬顺小心。”
《漢語大詞典》:祗敬
恭敬。《楚辞·离骚》:“ 汤 禹 儼而祗敬兮, 周 论道而莫差。”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分類:恭敬
《漢語大詞典》:哀敬
(1).怜恤,同情。书·吕刑:“哀敬折狱,明啟刑书胥占,咸庶中正。” 孔 传:“当怜下人之犯法,敬断狱之害人。”按尚书大传卷二引作“哀矜哲狱”。
(2).悲痛庄敬。荀子·礼论:“故丧礼者无他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宫庙礼哀敬,枌邑道严玄。”
《國語辭典》:崇敬  拼音:chóng jìng
1.崇尚恭敬的礼节。《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2.尊敬。如:「他一向受人崇敬,其一言一行,都被奉为圭臬。」《陈书。卷一三。列传。周敷》:「敷悯其危惧,屈体崇敬,厚加给恤,送之西上。」
《漢語大詞典》:严敬(嚴敬)
尊敬;敬重。汉书·五行志上:“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慎其齐戒,致其严敬。”《旧唐书·孝友传·裴守真》:“甄陶化育,莫匪神功,岂於乐舞,别申严敬。”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自此 京娘 愈加严敬公子,公子亦愈加怜悯 京娘 。”
分類:尊敬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