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应天从民(应天从民)  拼音:yìng tiān cóng mín
应合天命,顺从民心。《南齐书。卷四三。谢𤅢传》:「陛下受命,应天从民。」也作「应天从人」、「应天从物」。
《分类字锦》:作以应天(作以应天)
礼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分类:作乐
《分类字锦》:作乐应天(作乐应天)
礼记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
分类:功德
《分类字锦》:规矩应天(规矩应天)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规矩应天上宪觜陬
分类:殿
《國語辭典》:顺人应天(順人應天)  拼音:shùn rén yìng tiān
顺应天理和民心。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赵氏既昌,合当顺人应天,不宜苦苦直要报仇。」也作「顺天应人」。
《國語辭典》:乐天(樂天)  拼音:lè tiān
1.顺应自然之理,安于处境,乐观而不忧伤。《孟子。梁惠王下》:「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2.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参见「白居易」条。
《漢語大詞典》:应天(應天)
(1).顺应天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汤 受命而正,应天变 夏 作 殷 号。”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隣。”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应天顺民心,戡暴安痍伤。”
(2).犹震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於是那姓 朱 的,便请他吃花酒,逛 大明湖 ,盘桓了好几天,老把兄叫得应天响。”
《國語辭典》:应时(應時)  拼音:yìng shí
1.适于季节或时代需要。《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有不善者,应时改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似这般应时的瑞雪,是好一个冬景也。」
2.即时、立刻。《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郭玉传》:「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閒,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
3.谋生。《红楼梦》第五八回:「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来。」
《國語辭典》:当天(當天)  拼音:dàng tiān
即日、这天。《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谁想当天下午陡听人说,贾老儿家全家丧命,这一慌真就慌的不成话了!」《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这就是上海当天出的新闻纸,我们在家里看的都是隔夜的。」
《國語辭典》:得时(得時)  拼音:dé shí
时运正好、走运。《列子。说符》:「凡得时者昌,失时则亡。」唐。李涉〈六叹诗。序〉:「清江、白云、孤山、远屿,皆得时之人吟咏性情耳。」
《國語辭典》:革命  拼音:gé mìng
1.古时因天子受命于天,故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易经。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2.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可形容于任何方面。如: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绿色革命。
3.专指政治权力或体制结构的根本性改变,通常采用武力或战争等方式推翻既有政权,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如: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國語辭典》:佐命  拼音:zuǒ mìng
辅助天子创业。《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班固。西都赋》:「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
《漢語大詞典》:孙谋(孫謀)
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孙,通“ 逊 ”。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 郑玄 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一说,“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 朱熹 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 唐 王维 《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貽以清白。” 宋 黄庭坚 《神宗皇帝挽词》之一:“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今代谁 班 马 ,能书汗简青。”
《漢語大詞典》:帝图(帝圖)
(1).帝王治国的谋略。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 宋 函 夏 ,帝图弘远, 高祖 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北齐书·儒林传赞:“帝图杂霸,儒风未纯。”
(2).引申为帝业。 唐 李白 《大庭库》诗:“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旧唐书·敬晖传:“属以帝图伊始,务静狴牢,所以久以含容,未能暴诸遐邇。”
(3).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天命至重,历数匪轻,自非德协之才,功济四海,无以入选帝图,允当师锡。”元史·世祖纪四:“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
(4).犹帝位。旧唐书·外戚传·武延基:“ 则天皇后 临御帝图,明目达聪,躬亲庶绩。”
《国语辞典》:閒气(閒气)  拼音:jiàn qì
旧说以为杰出之士乃是应天地气运而生,称为「閒气」。「閒」文献异文作「间」。《春秋纬演孔图》三国魏。宋均。注:「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