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挫屈
屈折,屈辱。南史·范泰传:“百年逋寇,前贤挫屈者多矣。” 宋 范仲淹 《奏葛宗古》:“纵蒙朝廷宽贷,亦须降充近下班行,必然挫屈,更无勇战之气。” 明 方孝孺 《王进德传》:“慎交与,不挫屈於人而善事父兄。”
分類:屈折屈辱
《漢語大詞典》:赖活(賴活)
在困难的或屈辱的条件下将就活着。与“好死”相对而言。 杨朔 《大旗》:“宽宽心吧!好死不及赖活着,怎会活不下去呢?”
《漢語大詞典》:窝火憋气(窩火憋氣)
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 李青山 有些胆怯,他退到门边,嘴头咕噜着:‘滚就滚吧!’扭转身子,窝火憋气地迈出门去了。”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第五章:“怎么受压?嘿,说起来叫人窝火憋气呗!”
《國語辭典》:窝囊废(窩囊廢)  拼音:wō nang fèi
骂人的话。废物,指怯懦无能,甘受屈辱的人。如:「我们如果再低头装窝囊废,恐怕世界上就没一个人看得起咱们了!」
《国语辞典》:怀冤抱屈(怀冤抱屈)  拼音:huái yuān bào qū
背负著冤枉屈辱。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却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国语辞典》:好死不如恶活(好死不如恶活)  拼音:hǎo sǐ bù rú è huó
(谚语)只要活著,即使要忍受屈辱折磨,总比死了还好。《西游记》第六三回:「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什么。」《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今已无家可归,不如早些死了,省得在此出丑!』朱信道:『好死不如恶活!不可如此。』」也作「好死不如赖活」。
《国语辞典》:折腰升斗  拼音:zhé yāo shēng dǒu
比喻因做官而受屈辱。参见「折腰五斗」条。宋。杨泽民〈六么令。道骨仙风〉词:「折腰升斗,辜负当年旧松菊。」
《国语辞典》:折腰五斗  拼音:zhé yāo wǔ dǒu
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喻指官俸。折腰五斗比喻为做小官而屈辱自己。见《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也作「折腰升斗」。
《国语辞典》:虐待狂  拼音:nüè dài kuáng
指藉由让人或动物屈辱受创或身心痛苦,来获得自身精神上满足的人。
《漢語大詞典》:怀恨在心
指的是由于真正的或猜想的蔑视、冒犯、屈辱或其他恼恨的原因而具有深为不满的怨恨。例如:而且由于中断了她与拉尔夫的友谊交往而对他怀恨在心。
《漢語大詞典》:含污忍垢(含汙忍垢)
忍受屈辱。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國語辭典》:城下之盟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和约。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后用以比喻战败屈服的意思。唐。杨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诏太仆崔称总中权,专上将,誓军前之士,却城下之盟。」《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漢語大詞典》:萃辱
劳苦和屈辱。萃,通“ 悴 ”。韩非子·说疑:“有萃辱之名,则不乐食穀之利。” 王先慎 集解:“説文:‘萃,读若瘁。’瘁即顇字。顇,顦顇也。”
分類:劳苦屈辱
《漢語大詞典》:诎容(詘容)
屈辱容忍。荀子·正论:“今 子宋子 案不然:独詘容为己,虑一朝而改之,説必不行矣!” 王先谦 集解:“言 宋子 不知圣人以荣辱为大分,独欲屈容受辱为己之道。” 梁启雄 释引 刘师培 曰:“屈容,即降心相容。”
《國語辭典》:琵琶旧语(琵琶舊語)  拼音:pí pá jiù yǔ
汉代王昭君嫁到匈奴去和亲的故事。借指南宋朝廷和金人外敌之议和。宋。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