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阎罗殿(閻羅殿)
佛教称 阎王 审理鬼魂的殿堂。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我刚想:阴府里的道理真奇怪……却又被羊角一叉,跌出阎罗殿去了。” 叶紫 《火》三:“﹝ 云普叔 ﹞二三十年来没有得过大病,这一次总算是到阎罗殿上打了一次转身。”
《漢語大詞典》:讯详(訊詳)
讯问审理。 樊增祥 《批李大炳呈词》:“尔於 光绪 十七年冬月上控 阎成儿 ,发县讯详,迄今四年,从未到案一次。”
《漢語大詞典》:断开(斷開)
(1).审理清楚,审理完结。《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大家都望老爷早点把案断开,好等那些见证回去,乡下人是耽误不起的。”
(2).断绝,分开。 邓友梅 《竹风》:“后来航道上出现了暗礁险滩,航船遇到九级风暴,那根纽带磨损了,破败了,但是由于两国人民的努力维护,终究没有断开,所以一旦雨过天晴,船仍旧能扬帆前进。”
《漢語大詞典》:省理
(1).视察审理。陈书·宣帝纪:“乙巳,分遣大使巡行州郡,省理寃屈。”
(2).过问;料理。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 从曮 有田千顷、竹千亩在 凤翔 ,惧侵民利,未尝省理, 凤翔 人爱之。”
《國語辭典》:审判(審判)  拼音:shěn pàn
1.审讯并加以判断。如:「法官正在审判一桩杀人案件。」、「最后的审判」。
2.书名。捷克作家卡夫卡所写的小说。西元一九二六年出版,叙述主角约瑟夫无故被捕,又无端被释,随即又遭传讯。他为求获判无罪,四处奔走,寻求答案;甚至找上法院画匠特多里,但特氏却告诉他无人曾经真正被宣判无罪。最后,遭穿著制服的陌生人逮捕杀害。此书探讨人的存在问题,存在主义色彩浓厚。
《漢語大詞典》:廉考
查办,审理。廉,通“ 覝 ”。后汉书·鲁恭传:“﹝司隶﹞近於春月分行诸部,託言劳来贫人,而无隐惻之实,烦扰州县,廉考非急,逮捕一人,罪延十数。”
分類:查办审理
《漢語大詞典》:鞫断(鞫斷)
审理判决。通典·刑七:“有 韦氏 党,密奏请尽诛之,上命鞫断。”
《漢語大詞典》:校讲(校講)
审理调解。 唐 韩愈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削四邻之交贿,省姱嬉之大燕,校讲民事,施罢不竢日。”
分類:审理调解
《漢語大詞典》:谳事(讞事)
审理案件。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将讞事。”
《國語辭典》:会审(會審)  拼音:huì shěn
会同两个以上的人或机关共同审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还喜未及会审,不受那三木囊头之苦。」《老残游记》第一六回:「本是同王子谨会审的,这些情节,子谨却一丝也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刺审(刺審)
谓深入审理。新唐书·李逊传:“有大狱,论死者十餘囚, 方玄 刺审其冤,悉平贷之。”
分類:深入审理
《漢語大詞典》:判冥
旧时传说中谓审理阴间的案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 南巨川 尝识判冥者 张叔言 ,因撰《续神异记》,具载其灵验。 叔言 判冥鬼十人;十人数内,两人是妇人。又 乌龟狐 亦判冥。”
《國語辭典》:审讯(審訊)  拼音:shěn xùn
审查侦讯。通常指法官或警察机关审理案件时,对与案情有关的当事人作详细的查问。《三侠五义》第一○回:「此案尚在审讯,未能结案。」也作「审问」。
《漢語大詞典》:科案
谓审理查究案件。《北史·高道穆传》:“中尉弹闻,廷尉科案,一如旧式。”
《漢語大詞典》:讯劾(訊劾)
审理判罪。旧唐书·裴度传:“其亲属门人从坐者数十百人,下狱讯劾,欲加流窜。 度 上疏理之,全活者数十家。”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张九龄 累歷刑狱之司,无不察。每有公事,胥吏未敢讯劾,先稟於 九龄 。” 宋 强至 《上提刑主客书》:“然则狱官之职何为哉?曰囹圄谨、讯劾审而已矣。”
分類:审理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