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安心  拼音:ān xīn
1.心安而不外求。《文选。张华。励志诗》:「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2.无须挂念。《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您且安心,待咱思忖则个。」《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且有泗水之险,安心坐守,可保无虞。」
3.诚意。《红楼梦》第一九回:「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
4.存心。《西游记》第三一回:「我岂有安心不救之理,快取水来。」
《國語辭典》:宥密  拼音:yòu mì
1.深广、静密。《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乐府诗集。卷七。郊庙歌辞七。唐禅社首乐章。雍和》:「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2.枢密院。因掌管军事机密,故称为「宥密」。宋。苏轼〈赐正议大夫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批答〉:「宥密之司,安危所寄。」
《國語辭典》:心眼  拼音:xīn yǎn
1.心与眼。南朝梁。王僧儒〈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2.见识。唐。李群玉〈赠方处士兼以写别〉诗:「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
3.心思。宋。张先 武陵春。秋染青溪天外水词:「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4.内心、心里。《老残游记》第一六回:「昨日我看见老哥,我从心眼里欢喜出来,请你想个甚么法子。」
《漢語大詞典》:处心(處心)
犹居心、存心。 唐 柳宗元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其蒞事无一不可纪。”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上同一德,而以宽裕处心;旁烛万情,而以平均待物。” 明 文徵明 《朱秋厓像赞》:“虽齐政或过乎严,而处心一出於正。”
分類:居心存心
《国语辞典》:出心  拼音:chū xīn
存心、成心。如:「这件事从头到尾我可没出心骗你。」
《國語辭典》:逆诈(逆詐)  拼音:nì zhà
事情尚未分明就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漢語大詞典》:内恕
谓存心宽厚。礼记·孔子闲居:“无服之丧,内恕孔悲。” 陈澔 集说:“内恕孔悲者,言其以仁存心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俞序:“上奢侈,刑又急,皆不内恕,求备于人。”南齐书·萧颖胄传:“ 江夏王 拘迫威强,牵制巨力,迹屈当时,迺心可亮。竟不能内恕探情,显加酖毒。”
分類:存心宽厚
《國語辭典》:兴心(興心)  拼音:xīng xīn
兴起念头、想法。《楚辞。屈原。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國語辭典》:禁害  拼音:jìn hài
牵累、害苦。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我道是看书人多志诚,你如今倒把我厮禁害。」《金瓶梅》第九一回:「口内喃喃呐呐说道:『也没见这浪淫妇,刁钻古怪,禁害老娘。』」
《國語辭典》:噤害  拼音:jìn hài
嘴里不说出来,却心存谋害他人。《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序》:「若乃下吏肆其噤害,则皆妒之徒也。」
分類:存心害人
《漢語大詞典》:设诚(設誠)
存心忠厚。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二》:“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於内而致行之,则三王何异哉。” 清 尹会一 《答江太守书》:“惟祝内心常存,设诚致行,要於可久。”
分類:存心忠厚
《國語辭典》:打擂台(打擂臺)  拼音:dǎ lèi tái
1.设台比武。如:「拳赛要登场了,这次是由前后任拳王打擂台。」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泰安州山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2.较量技巧、手段。如:「这次球赛由我们自己人互打擂台,相互较量。」《红楼梦》第五三回:「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
《國語辭典》:噤害  拼音:jìn hài
嘴里不说出来,却心存谋害他人。《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序》:「若乃下吏肆其噤害,则皆妒之徒也。」
分類:存心害人
《漢語大詞典》:挑挑剔剔
仔细而慎重地或显然存心挑剔地挑选。例如:挑挑剔剔、磨磨蹭蹭,不是对女人直截了当表示爱情的男人样子。
《國語辭典》:兴风作浪(興風作浪)  拼音:xīng fēng zuò làng
掀起风浪。比喻挑起事端,引发争吵。〈通俗常言疏證。水火。兴风作浪〉引《蜃中楼剧》:「要你在这里兴风作浪。」也作「掀风播浪」、「掀风鼓浪」。
《國語辭典》:心眼儿(心眼兒)  拼音:xīn yǎn ér
1.心地。如:「此人心眼儿不好,大家最好小心点。」
2.聪明机智、心机智谋。如:「这人很没心眼儿,做事老出差错。」《红楼梦》第八三回:「我是个没心眼儿的人,只求姑娘,我说话别往死里挑捡,我从小儿到如今没有爹娘教道。」
3.意念、疑虑。如:「心眼儿太多,你不会过得很痛苦吗?」
4.度量。如:「他心眼儿小」、「他心眼儿窄」。
5.心意。如:「她冲著他心眼儿说话来讨他的欢心。」
6.内心。《红楼梦》第六回:「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