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徒劳往返(徒劳往返)  拼音:tú láo wǎng fǎn
只是耗费劳力在两地之间往返,形容事情白费力气。如:「这一次日本之行没能把生意谈成,只是徒劳往返,扰人心烦。」《封神演义》第五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鎗,徒劳往返耳。」
《国语辞典》:提不起劲(提不起劲)  拼音:tí bù qǐ jìn
使不出力气或提不起精神。如:「他患了重感冒,发烧头疼,浑身提不起劲来。」
《国语辞典》:挑雪填井  拼音:tiāo xuě tián jǐng
比喻白费力气,徒劳无功。也作「担雪塞井」。
《国语辞典》:握钩伸铁(握钩伸铁)  拼音:wò gōu shēn tiě
形容力气很大,能将钢铁弯曲拉直。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也作「伸钩索铁」。
《国语辞典》:摇山振岳(摇山振岳)  拼音:yáo shān zhèn yuè
摇撼、振动山岭。形容声势或力气盛大。《红楼梦》第一三回:「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国语辞典》:大水牯  拼音:dà shuǐ gǔ
已被阉割的大水牛。其力气大,工作力强,是旧时农家的生活依靠。
《国语辞典》:白做  拼音:bái zuò
白费力气做事。如:「这些事算是白做了,一点成效也没有。」
《漢語大詞典》:足趼舌敝
谓费了许多力气和口舌。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宁古塔纪略》:“至 汉槎 赐环之事, 桭臣 言同社诸公,如 宋右之 相国……固不忘故旧,而其中足趼舌敝,以成兹举者,则 大冯 三兄之力居多。”
《国语辞典》:斗武(斗武)  拼音:dòu wǔ
比武,较量力气或武功。如:「斗武开始之前,裁判再次提醒双方应点到为止,不可造成伤害。」
《国语辞典》:放重  拼音:fàng zhòng
使出力气使落点增加重量。《红楼梦》第六七回:「袭人听见这话,知道有缘故了,又不好回来,又不好进去,遂把脚步放重些。」
《国语辞典》:夯子  拼音:hāng zi
力气大的人。如:「这夯子力气大,挑个百斤担子一点儿也不吃力。」
分类:力气
《国语辞典》:伯俞泣杖  拼音:bó yú qì zhàng
汉朝韩伯俞受母责打,由母亲打人时的力气感受到母亲体力衰弱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比喻孝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国语辞典》:不用费事(不用费事)  拼音:bù yòng fèi shì
不需要麻烦或消耗精神、力气。如:「这件事您就不用费事了。我自己来处理。」《红楼梦》第二四回:「夫妻两个说话,那个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红楼梦》第四六回:「你既不愿意,我教给你个法子,不用费事就完了。」
《国语辞典》:忖著劲儿(忖著劲儿)  拼音:cǔn zhe jìng ér
算计著力气使用。如:「大家别急著赶路,忖著劲儿走,免得体力透支,后继无力。」
分类:算计力气
《国语辞典》:老伯呆  拼音:lǎo bó dāi
黑龙江一带称力气大而没有技艺的苦力或工人为「老伯呆」。如:「他空有一身力气而无任何专长,只好去当个老伯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