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学贯天人际
 
著论穷天人
 
述作究天人

相关人物
司马迁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列传〉~2735~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例句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 刘升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 李白 赠参寥子

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國語辭典》:人际(人際)  拼音:rén jì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建立有效的人际网路,可以拓展我们的生活领域。」
分類:人际
《漢語大詞典》:天人际(天人際)
见“ 天人之际 ”。
《國語辭典》:天人之际(天人之際)  拼音:tiān rén zhī jì
天道或天象与人事间相互的关系。《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
《国语辞典》:人际传播(人际传播)  拼音:rén jì chuán bò
双方在面对面直接接触的方式下,进行思想、情感等的交换。也称为「面对面传播」。
《国语辞典》: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拼音:rén jì guān xì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亦即人对他人的看法、想法、说法及彼此对待的态度和影响等。如:「他学识渊博,又热心公益,所以人际关系良好。」
《漢語大詞典》:身文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介之推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为?’”本谓人身的文饰,后以“身文”借指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和言语修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旧唐书·崔珙传:“礼乐二事,以为身文。”
《国语辞典》:是非人我  拼音:shì fēi rén wǒ
人际间各种对错纠纷的复杂关系。元。丘处机〈玉炉三涧雪。夜宿磻溪古庙〉词:「是非人我绝谈论,复返生前混沌。」元。谷子敬《城南柳》第四折:「你做了酒色财气,你辞了是非人我,今日个老柳惹上仙风,和小桃都成正果。」
《国语辞典》:世道人情  拼音:shì dào rén qíng
社会的状况和人际的关系。《红楼梦》第一一五回:「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好些。」也作「世态人情」。
《国语辞典》:世态人情(世态人情)  拼音:shì tài rén qíng
社会的状况和人际的关系。元。关汉卿〈四块玉。南亩耕〉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也作「世道人情」。
《国语辞典》:礼貌运动(礼貌运动)  拼音:lǐ mào yùn dòng
一种推广人际礼仪的活动。如:「校园里推行礼貌运动后,学生变得更温文有礼了。」
《国语辞典》:双向沟通(双向沟通)  拼音:shuāng xiàng gōu tōng
一种传讯者与收讯者互相交换意见的人际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