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07,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前绪
道服
营为
后来人
鸿勋
苦劳
继业
事济
建设
皇业
窠窟
立业
嗣响
民业
前业
《國語辭典》:前绪(前緒)  拼音:qián xù
先人的事业。《楚辞。屈原。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陛下方当恢崇前绪,光济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分類:前人事业
《漢語大詞典》:道服
(1).佛教的事业。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序:“遂令无上道服,毁於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二出:“[旦]我公休与婆知,种些善基,有旧底衣服把赠与。[末]兀底老汉有粗道服,赠君家须着取。” 钱南扬 校注:“释道两家的服装都可以称道服,这里是指一般人穿的道袍。”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二:“其衣则縞素道服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王右军别业》:“寺门有 右军 塐像,青巾道服,坐于正中。”
《漢語大詞典》:营为(營爲)
(1).操劳;操办。 唐 白居易 《官舍小亭闲望》诗:“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飢。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唐 元稹 《唐故中大夫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 杓直 常自言,在 江陵 时无衣食,赖伯兄 造 焦劳营为,纵两弟游学。”
(2).作为。指经营某种事业或进行某种活动。云笈七籤卷九九:“﹝ 玄真 ﹞养气絶粒,时亦饮酒,其为志也,泛然自适无所营为。” 明 宋濂 《重建龙兴奥源寺记》:“凡大师有所营为,皆捐财倡之。”
(3).营救。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婆留 道:‘单上许多人,都是我心腹至友,哥哥若营为时,须一例与他解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吏部有个相知,先央他把做对头的兵道调了地方,就好营为了。”
《漢語大詞典》:后来人(後來人)
(1).指后起之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必不作妒而欲杀之状,向 阎罗天子 掉舌,排挤后来人也。”
(2).指继承前辈事业的人。 夏明翰 《就义诗》:“杀了 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分明是一队又一队红军的后来人在烈士面前庄严地宣誓。”
《漢語大詞典》:鸿勋(鴻勳)
亦作“ 鸿勛 ”。 伟大的功勋;宏大的事业。 汉 蔡邕 《杨公碑》:“於是门人学徒,相与刊石树碑,表勒鸿勋讚懿德。” 宋 司马光 《相国魏忠献韩公挽辞》:“鸿勋柱石壮,劲节雪霜寒。” 曹亚伯 《武昌起义·布告全国电》:“想我神明贵族,不乏英杰挺生之士,曷勿执竿起义,共建鸿勛。”
《漢語大詞典》:苦劳(苦勞)
(1).劳苦;苦心劳形。《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復不坐,责赏无归,岂肯空自苦劳乎?” 明 张居正 《答织造许枢使书》:“官无私弊,民不苦劳。”
(2).指曾经为事业劳苦过,有一定的贡献。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八:“这老板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排他第八。”
《國語辭典》:继业(繼業)  拼音:jì yè
继承先人的事业。《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红楼梦》第五回:「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
《漢語大詞典》:事济(事濟)
(1).事业完成;事情办成功。 汉 贾谊 新书·耳痹:“事济功成, 范蠡 负室而归 五湖 。”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赞:“ 胤 ( 陆胤 )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晋书·李流载记:“若功成事济,约与君三年迭为主。”
(2).犹事情。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你哥哥不听人説话,取了这个妇女,不知做了不良事济,你哥哥把它杀了。”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五出:“作事济,不点实。如今怎生来救你?”
《國語辭典》:建设(建設)  拼音:jiàn shè
1.创建事业或增添设施。如:「交通建设」。《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
2.与建设有关的。如:「建设公司」、「建设工程」。
《漢語大詞典》:皇业(皇業)
大业;帝王的事业。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 杨玄 ﹞欲因人谋,以窃皇业。”《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是时 汉 帝兴皇业, 洛阳 登极独称尊。”
《漢語大詞典》:窠窟
动物栖身之所。喻指事业。 宋 王安石 《雨霖铃》词:“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
《國語辭典》:立业(立業)  拼音:lì yè
1.建立产业。如:「父亲帮助大哥立业。」
2.创立功业。汉。荀悦〈前汉纪序〉:「斯皆明主贤臣,命世立业。」
《國語辭典》:嗣响(嗣響)  拼音:sì xiǎng
比喻能继续前人的事业。《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
《國語辭典》:民业(民業)  拼音:mín yè
1.人民的产业或事业。《三国演义》第三一回:「见今禾稼在田,恐废民业,姑待秋成后取之未晚。」
2.人民出资所经营的事业。如:「民业建设」。也称为「民营」。
《國語辭典》:前业(前業)  拼音:qián yè
1.先前的事业或前人的志业。《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复领五经,卒父前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
2.佛教用语。前世所作之业,称为「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