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断狱(斷獄)  拼音:duàn yù
判决讼案。《墨子。尚贤中》:「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汉书。卷四。文帝纪》:「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分类字锦》:断狱以情(断狱以情)
隋书赵绰传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然胄断狱以情而绰守法俱为称职
分类:卿监
《漢語大詞典》:按狱(按獄)
(1).断狱。新唐书·徐有功传:“与 皇甫文备 同按狱,诬 有功 纵逆党。”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上:“一日,禁中遣 冯宗道 按狱,止贬 黄州 团练副使。”
(2).巡视监狱。 清 袁枚 新齐谐·狱中石匣:“ 越州 周道澧 以难荫选 陕西 陇州 知州,抵署后,循例按狱。”
《國語辭典》:雷电(雷電)  拼音:léi diàn
1.天上的云层,通常都带电。如有一块云层接近地面物体,或有两块带异性电的云层互相接近时,会因感应而产生火花放电的现象,称为「闪电」。闪电产生高热,周围空气因受热而急速膨胀,发出极大的响声,称为「雷」。二者合称为「雷电」。
2.比喻威势强大。《战国策。齐策一》:「王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汉。高诱。注:「雷电,喻威大也。」
《國語辭典》:听断(聽斷)  拼音:tìng duàn
听取陈述,审察事理,而作决断。《荀子。荣辱》:「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南面而听断,号令天下,四海之内莫不向应。」
《國語辭典》:蔽芾  拼音:bì fèi
茂盛的样子。《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召南。甘棠》:「蔽芾,盛貌。」
《漢語大詞典》:冤滥(冤濫)
谓断狱冤枉失实。《后汉书·霍谞传》:“ 諝 与 光 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冤滥,未必可谅。” 宋 陈亮 《廷对策》:“狱,民之大命也,朕所以选任其官者不为不谨,而冤滥之弊或未尽除。” 明 屠隆 《昙花记·礼佛求禳》:“道有妖神向此探,真冤滥。”
《國語辭典》:详刑(詳刑)  拼音:xiáng xíng
用刑审慎。《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详刑慎罚,明察单辞。」《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分類:断狱审慎
《國語辭典》:棘林  拼音:jí lín
1.荆棘之林。《文选。左思。吴都赋》:「亦犹棘林萤耀,而与夫桪木龙烛也。」
2.神话传说中东方荒远之地。《淮南子。地形》:「东方曰棘林,曰桑野。」
3.古时听讼断狱于棘槐之下,后用于指称法庭。《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三》:「胏石少不冤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
《漢語大詞典》:议狱(議獄)
犹断狱,审议狱案。《易·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魏书·刑罚志》:“议狱定律,有国攸慎,轻重损益,世或不同。” 宋 韩元吉 《龙图阁待制知建宁府周公墓志铭》:“及其议狱也, 大理 有 阿杨 杀小儿案,而公以为可疑,不顾众论争之。”
《漢語大詞典》:听治(聽治)
断狱治事。周礼·天官·太宰:“王眡治朝,则赞听治。” 郑玄 注:“王视之,则助王平断。”墨子·非乐上:“与君子听之,废君子之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史记·孝文本纪:“此细民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分類:断狱治事
《漢語大詞典》:由狱(由獄)
断狱,审理和判处案件。书·立政:“太史司寇 苏公 ,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 孔 传:“能用法敬汝所用之狱,以长施行於我王国。言主狱当求 苏公 之比。”
《漢語大詞典》:冤报(冤報)
(1).谓判罪不当使人冤屈。晏子春秋·问上二六:“冤报者过,留狱者请焉。” 张纯一 注:“报罪不当而冤抑者过之。过,责也。”报,断狱。
(2).冤冤相报。 清 徐士銮 《宋艳·果报》:“自古及今,冤报之速,莫速於此。”
《漢語大詞典》:操断(操斷)
犹言判案断狱。 唐 元稹 《论教本书》:“目不得閲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
分類:判案断狱
《漢語大詞典》:谨狱(謹獄)
审慎断狱。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明条谨狱,氓獠户歌。”古谣谚卷八三引《临洮民为刘昭歌》:“野有流民,惟侯集之;邑有田畴,惟侯闢之;古人谨狱,惟侯哀之,有此三惠,孰不怀之。”
分類:审慎断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