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事事
(1).每事。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孔 传:“事事,非一事。” 唐 元稹 《赠崔元儒》诗:“些些风景闲犹在,事事颠狂老渐无。”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上了年纪的人都是前怕狼、后怕虎,事事有顾虑。”
(2).犹件件,样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曹植传:“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 植 以前过,事事復减半。”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宰相礼絶庶官……唯两制以上点茶汤,入脚牀子,寒月有火罏,暑月有扇,谓之事事有;庶官只点茶,谓之事事无。”
(3).治事;做事。韩非子·内储说上:“吾之吏不事事也,求簪三日不得之;吾令人求之,不移日而得之。”史记·曹相国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 参 不事事,来者皆欲有为言。”明史·郭德成传:“臣性耽麯蘖,庸闇不能事事。” 陈毅 《示儿女》诗:“不要空言不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
《漢語大詞典》:理事
(1).治事。处理事务。管子·问:“官承吏之无田餼而徒理事者几何人。”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文吏、儒生皆有所志,然而儒生务忠良,文吏趋理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朕亦本拟与 元济 ,恐其年少,未能理事,所以未便处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幽州路 总管 泰不华 正升堂理事。”红楼梦第六六回:“那时 凤姐 已大愈,出来理事行走了。”
(2).代表团体行使职权并处理事务者的职称。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还有其他的好些个团体,都约他入会,而且被选为理事或干事。”
《漢語大詞典》:听事(聽事)
(1).谓听命行事。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孔颖达 疏:“童子未成年,虽往适它丧,不敢以成人为比方,但来听主人以事见使。”左传·襄公三十年:“ 穆叔 问 王子围 之为政何如。对曰:‘吾儕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於戾,焉与知政?’”
(2).犹治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羣臣受决事,悉於 咸阳宫 。”汉书·宣帝纪:“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寑兵,不听事五日。”
(3).厅堂。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厅。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郴 还听事,思惟良久。”晋书·陶侃传:“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 勒 升其听事, 浚 乃走出堂皇, 勒 众执之。” 胡三省 注:“中庭曰听事,言受事察讼於是。 汉 晋 皆作听事, 六朝 以来乃始加‘广’作‘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江苏 藩署听事县一额云: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
《漢語大詞典》:当务(當務)
(1).当前应办的事。管子·正世:“法禁不立,则姦邪繁,故事莫急於当务,治莫贵於得齐。”《韩诗外传》卷一:“矫褐趋时,当务为急。” 明 唐顺之 《廷试策》:“若夫除盗贼,御夷狄,固为安民之所当务,臣以为其要亦在於得人而已。”
(2).指应当办理。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劝学:“一日之内,必有当务之业。”
(3).犹治事。南史·刘师知传:“﹝ 师知 ﹞好学,有当务才。”
适合时务。吕氏春秋·当务:“辨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 黄帝 、 尧 、 舜 ,应时当务,各有攸取。”
《漢語大詞典》:承事
治事;受事。左传·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国语·鲁语下:“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汉书·韦玄成传:“立庙京师之居,躬亲承事,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南史·顾琛传:“ 琛 不能承事 刘湛 ,故寻见斥外。”
分類:治事受事
《漢語大詞典》:正事
(1).治事。书·酒诰:“兹乃允惟王正事之臣。” 蔡沉 集传:“如此,则信为王治事之臣。”
(2).正业,责任上应做的事。汉书·元帝纪:“其令太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无乏正事而已。” 颜师古 注:“正事谓驾供郊祀蒐狩之事,非游田者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明日看了货,完了正事,另治个簿设,从容请教,就此结义何如?” 许地山 《女国士》:“这孩子正事不干,天天在广场里耍枪、舞剑、弄刀、玩棒。”
(3).合乎正道之事;正经事。 汉 贾谊 《上疏陈政事》:“太子迺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小娘子无言可答道:‘一场正事,如此歪缠!’” 茅盾 《幻灭》八:“大家不要开玩笑了,谈正事要紧。”
《漢語大詞典》:综物(綜物)
(1).犹治事。 汉 蔡邕 《处士圈叔则碑》:“思心精叡,综物通灵。”
(2).治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
分類:治民治事
《漢語大詞典》:整事
治事。新唐书·吐蕃传上:“又有整事大相曰喻寒波掣逋,副整事曰喻寒觅零逋,小整事曰喻寒波充:皆任国事。”
分類:治事
《漢語大詞典》:政事
(1).政务。书·皋陶谟:“政事懋哉!懋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说书就是说书,你说一件政事,你用你的人话说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
(2).谓有处理政治事务的才能。晋书·王棱传:“从兄 导 以 棱 有政事,宜守大郡,乃出为 豫州 太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赵 以其( 杨之美 )学问、政事过人,雅重之。”
《漢語大詞典》:相府
(1). 汉 代丞相治事的官邸。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又善用算律历,故令 苍 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墓》诗:“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中书是宰相视事之堂,相府是陛下优贤之地。”
(2).借指相国。 唐 包佶 《元日观百僚朝会》诗:“万国贺 唐尧 ,清晨会百僚。花冠 萧相府 ,绣服 霍嫖姚 。”
《漢語大詞典》:世用
(1).世间所常用。管子·宙合:“乡有俗,国有法,食饮不同味,衣服异采。世用器械,规矩绳準,称量数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
(2).处世治事的才能。北史·崔康传:“ 康 弟 习 ,字 贵礼 ,有世用。”北齐书·封隆之传:“弟 延之 ,字 祖业 。少明辩,有世用。”
(3).为世所用。《三国演义》第三五回:“ 水镜 曰:‘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
《漢語大詞典》:堂皇
(1).亦作“ 堂隍 ”。广大的殿堂。西京杂记卷三:“ 文帝 为太子立 思贤苑 ,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 唐 徐彦伯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诗:“桂枝笼騕褭,松叶覆堂皇。” 清 钱谦益 《曹汝兰父驰周赠文林郎制》:“有子克家,聿著堂皇之美;厥考作室,尚思涂塈之勤。”
(2).特指官吏治事的厅堂。汉书·胡建传:“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 颜师古 注:“室无四壁曰皇。” 宋 曾巩 《送徐竑著作知康州》诗:“ 溪蛮 昔负命,杀气凌南州。城郭涨烟火,堂皇啸蜉蝣。”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焦陈 始剪辫髮,更穿 清 制之协统服,称都督,坐堂皇,发命令焉。”
(3).形容气势宏大。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堂皇二仪,拓落八极,以定万世之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吊了这本卷子去看,要看他底下还有甚笑话。谁知通篇都是引用《礼经》,竟是堂皇典丽的一篇好文章。” 艾青 《钢都夜》诗:“这么多的台阶,显得多么堂皇。”
(4).犹冠冕堂皇。 清 泣红 《胭脂血弹词·誓师》:“如火如荼兵气扬,勤王名号正堂皇。”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在他那堂皇的外表下,掩盖着一个多么卑鄙丑恶的灵魂!”
《漢語大詞典》:里正
古时乡官。里长。 春秋 时,以里中能治事者为里正。 北齐 以来多置之, 明 代改名里长,后来的地保,也叫里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 唐 杜甫 《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宋史·食货志上五:“ 淳化 五年,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老残游记》第十五回:“连忙跑来看时,却好乡约、里正俱已到齐。”参阅文献通考·职役一
《漢語大詞典》:官联(官聯)
(1).官吏联合治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 郑玄 注:“官联,谓国有大事,一官不能独共,则六官共举之。”《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隋太庙歌》:“官联式序,奔走在庭。”
(2).犹官职。 宋高宗 《翰墨志》:“本朝自 建隆 以后,平定僭伪,其间法书名跡皆归秘府。先帝时又加採访,赏以官联金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不肖辈业在官联,恐生吏议, 迈儿 伏事便了。”
《漢語大詞典》:晚衙
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晚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傍晚申时坐衙称晚衙。 唐 白居易 《夜归》诗:“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南宫词纪·玉包肚·〈题情〉之二》:“緑牕低亚,看游蜂争喧晚衙。” 清 曹寅 《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晚衙鼓鼕鼕,簿牒清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