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彬彬文质


《论语注疏·雍也》~54~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三国魏·何晏集解:「包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8—861 【介绍】: 唐僧。衢州须江人,俗姓祝。年十五,随叔僧唯宽入内道场,诵《法华》、《华严》等经。年二十三,受戒。历四十年,精通诸大经论。归诸暨法乐寺授徒。武宗会昌间,往永嘉,隐于乐成县大芙蓉山。宣宗大中初,出住温州开元寺。晚住越州吕后山院。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祝氏。衢之须江人。大德惟宽。其季父也。宽名重当时。质幼从出家。及宽被诏。入长安居大兴善寺。复请授菩萨戒于内道场。而质皆在焉。年十五。诵法华华严维摩等经。二十三。受具。七日能覆习戒本。更二夏。讲四分律。年二十七。讲俱舍论。如是四十年。而大经大论。通畅者多矣。后问心法于大悲禹迹二禅师。乃归领徒于诸暨之法乐寺。虎伏座下。若听所说者。质为摩顶。使毋噬生物。虎妥尾去。会昌诏沙汰。质遁永嘉之乐清县大芙蓉山。太中初。太守韦公。屡致召命。质固辞。于是强舁之入城府。居开元寺积岁月。所得檀施。悉以造佛殿讲堂房庑等宇。而像设之严饰。藏教之完治。皆其费。俄而会稽廉使贰沈公。以吕后山院迎之。以归。院盖宁贲禅师旧化地。质至。惟寓一榻于草庵而已。咸通二年十月十四日。告别于众。十五日。端坐而化。寿八十四。腊六十二。窆全身于灵谷。塔既建。越州刺史段成式。叙其行实。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文质。俗姓祝氏。尚丘之远孙。衢州须江人也。叔氏为僧号唯宽。学通多本经论。宽被诏入长安止大兴善寺。重诏入内道场。兼请受菩萨戒。质随宽入内。年十五诵法华华严维摩等经。二十三受具。七日诵周戒本。二夏便讲四分律。二十七讲通俱舍。四十年中精晓诸大经论。后约束大悲禹迹二禅师参问心要。既博达矣。归诸暨法乐寺领徒。时有虎来听法。质摩其顶而去。后往永嘉钟会昌之搜简乃隐乐成县大芙蓉山。胎息而已。大中重兴。太守韦君累请不来。强置于榻舁出州开元寺居。檀施骈貤回造大佛殿并讲堂房廊形像。并写藏教无不备焉。越州廉使沈贰卿命住吕后山院。本宁贲禅师旧化之地也。质唯居草庵而止。咸通二年十月十四日告众言别。十五日端坐而化。春秋八十四。僧腊六十二。窆于云谷建塔。越州刺史段式为行录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5—1028 【介绍】: 宋保州保塞人,字士彬。刘文裕弟。幼从母入禁中,得官。累迁麟府浊轮寨兵马钤辖,大破契丹,拔黄太尉寨。除知庆州,击败西夏李继迁。清远军失陷,坐逗挠夺官,安置雷州。后起用历掌边兵,官终知代州。
《國語辭典》:文质(文質)  拼音:wén zhí
文采和本质。《文选。干宝。晋纪总论》:「爰及上代,虽文质异时,功业不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
《國語辭典》:文质彬彬(文質彬彬)  拼音:wén zhí bīn bīn
文采和实质均备,配合谐调。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唐。王勃 三国论:「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镜花缘》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也作「彬彬文质」。
《漢語大詞典》:文质斌斌(文質斌斌)
见“ 文质彬彬 ”。
《國語辭典》:文质彬彬(文質彬彬)  拼音:wén zhí bīn bīn
文采和实质均备,配合谐调。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唐。王勃 三国论:「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镜花缘》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极其清秀。」也作「彬彬文质」。
《漢語大詞典》:文质三统(文質三統)
谓 夏 、 商 、 周 三代政事不同。《论语·为政》“子曰:‘ 殷 因於 夏 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 因於 殷 礼,所损益可知也’”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所损益,谓文质三统。” 朱熹 集注:“文质谓 夏 尚忠, 商 尚贤, 周 尚文;三统谓 夏 正建寅为人统, 商 正建丑为地统, 周 正建子为天统。”
《国语辞典》:彬彬文质(彬彬文质)  拼音:bīn bīn wén zhí
文采与质朴均备。后用以形容举止文雅有礼。参见「文质彬彬」条。《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七。绣襦记。催子赴试》:「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國語辭典》:班班  拼音:bān bān
1.繁茂的样子。也作「斑斑」。
2.明显的样子。如:「班班可考」。
3.车辆往来众多的样子。《续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閒。」唐。杜甫〈忆昔〉诗:「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國語辭典》:彬彬  拼音:bīn bīn
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也作「斌斌」。
《國語辭典》:彬彬有礼(彬彬有禮)  拼音:bīn bīn yǒu lǐ
形容人的礼貌恰到好处,不至于矫情多礼,也不至于粗鲁无礼。如:「他对人彬彬有礼。」《镜花缘》第八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國語辭典》:斌斌  拼音:bīn bīn
文质兼备的样子。《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也作「彬彬」。
分類:文质兼备
《漢語大詞典》:份份
彬彬。文质兼备貌。说文·人部:“份,文质备也……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 段玉裁 注:“论语·雍也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包咸 注曰:‘彬彬,文质相襍之皃也。’”份份,今本论语·雍也作“彬彬”。 谭献 《古诗录序》:“然而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 孝武 立乐府,采歌謡,天马登歌, 汲黯 兴刺,而其时朝野乡风,盖份份矣。”
分類:文质兼备
《漢語大詞典》:白地文
谓文质兼优的词章。 宋 林逋 《送吴秀才赴举》诗:“一战词场定策勋,麻衣西笑仕纷纷。风神已负青云气,艺业兼携白地文。”参见“ 白地明光锦 ”。
《漢語大詞典》:白地明光锦(白地明光錦)
十六国时 后赵 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 孙绰 )道 曹辅佐 ( 曹毗 )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絝,非无文采,酷无裁製。”
《漢語大詞典》:郁郁彬彬
文质兼备貌。 清 王韬 《六合将混为一》:“故草昧之世,民性睢睢盱盱,民情浑浑噩噩……未几而变为忠质异尚之世,且未几而变为郁郁彬彬之世。” 康有为 《〈味梨集〉序》:“古诗朴,律体雅,词曲冶,如忠、质、文之异尚,而郁郁彬彬, 孔子 从文,以词视诗,如以 周 视 夏 , 周 为胜也。”参见“ 郁郁 ”。
分類:文质兼备
《漢語大詞典》:郁郁(欝欝)
(1).浓烈貌,旺盛貌。 宋 毛滂 《蓦山溪·杨花》词:“叶依依,烟欝欝,依旧如张绪。”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曄丹华以欝欝,冒緑林而萋萋。”《封神演义》第六三回:“转日的,乃岭头松欝欝;生云的,乃崖下石磷磷。”
(2).忧闷貌。 宋 苏洵 《答陈公美》诗:“欝欝自不乐,谁为子悲哀。”《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自此去了五个弟兄,心中好生欝欝不乐。”
《國語辭典》:郁郁  拼音:yù yù
1.文采美盛的样子。《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香气浓烈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郁郁菲菲,众香发越。」
《國語辭典》:郁郁(鬱郁)  拼音:yù yù
芳香。《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且心同琴瑟,言郁郁于兰茝。」唐。李善。注:「郁郁,香也。」
《國語辭典》:郁郁(鬱鬱)  拼音:yù yù
1.闷闷不乐。《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2.茂盛的样子。《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国语辞典》:彬彬君子  拼音:bīn bīn jūn zǐ
文质兼备的人。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