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数目
数目
数目字
分类词汇
十万
万万
数字
经数
交头
件数
垓数
数码
三六九
三千
千万
二三
《漢語大詞典》:数目(數目)
细目。谓眼睛细小。周礼·考工记·梓人:“鋭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騫腹,若是者谓之羽属。” 孙诒让 正义:“毛诗释文云:‘数,细也。’谓细目也。”
《國語辭典》:数目(數目)  拼音:shù mù
通过单位标示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数量概念。《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如蒙委员代为昭雪,七千、八千俱可,六千五百两的数目却不敢答应。」
《國語辭典》:数目字(數目字)  拼音:shù mù zì
表现具体数量概念的文字。如:「现在萤幕所显现的数目字,代表出席人数。」
《漢語大詞典》:十万(十萬)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國語辭典》:万万(萬萬)  拼音:wàn wàn
1.万的万倍,即「亿」。汉。贾捐之弃珠崖议〉:「暴师曾未一年,兵出不踰千里,费四十馀万万。」唐。李淳风《孙子算经》卷上:「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文明小史》第四六回:「直要使中国四万万百姓,一个个都贫无立锥之地,然后服服贴贴的做他们的牛马,做他们的奴隶。」
2.形容数目很多。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斩轻锐之卒,以万万计。」《金史。卷三六。礼志九》:「伏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3.极甚、绝对。唐。韩愈 与孟尚书书:「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带了家眷在彼,却是路途遥远,万万不能搭救。」
4.远胜。《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夫论大德不拘俗,立大功不合众,此乃孝成皇帝至思所以万万于众臣。」
《國語辭典》:数字(數字)  拼音:shù zì
表示数目的文字或符号。如汉字的「捌」和阿拉伯数字的「8」等。
《漢語大詞典》:经数(經數)
(1).常规的赋税数额。 宋 王安石 《司封郎中张君墓志铭》:“三司市绸绢十餘万,非经数,君拒弗市,民以君为有赐也。” 宋 陈亮 《书林勋〈本政书〉后》:“盖王政宽大,纳民於其间,不用一律以齐之,则制度虽密,人不思裂去,法可长守而经数尝齐矣。”
(2).指织物经线的数目。
《漢語大詞典》:交头(交頭)
(1).头挨着头。 唐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诗:“交头疑凑饵,駢首类同条。”
(2).方言。谓头尾相接。《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其水经夏不坏,烹茶也不甚恶,做极好的清酒,交头吃这一年。”
(3).指上交赋税的数目。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二》:“今漕司索然穷匱者五六年矣。除凑足交头之外,每遇新旧交易,使者与属官聚议,搏手无以具接送之费。”
《國語辭典》:件数(件數)  拼音:jiàn shù
事物或货品的数目。宋。朱熹〈答何叔京书〉三二篇之二八:「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分類:数目
《漢語大詞典》:垓数(畡數)
泛指极大的数目。国语·楚语下:“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畡数以奉之。”
分類:极大数目
《國語辭典》:数码(數碼)  拼音:shù mǎ
计数的数字。如:「这次进货的总数码多少?」
《漢語大詞典》:三六九
(1).犹言常常,经常。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三章:“不严不行呀!就这么严,还三六九地被敌人发现哩!”
(2).指大概的数目。 王良瑛 《选》:“让谁给咱当家好,心里都有个三六九了吧!”
《漢語大詞典》: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國語辭典》:千万(千萬)  拼音:qiān wàn
1.数目的名称,在百万之上、亿之下。
2.形容数目极多。《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也作「万千」。
3.再三叮咛,务必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姑老爹到南京,千万寻到状元境,劝我那朋友季恬逸回去。」也作「万千」。
《漢語大詞典》: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